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体检时,抽出的血液颜色为什么这么深?

时间 :2025-03-21 作者 : 王菲 来源: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每当进行体检抽血之时,你有没有盯着采血管心生疑惑:为何我的血液看上去这般暗呢?那鲜红的血液好像仅仅在电影里才会出现,而在现实中抽出来的血往往呈现出深红色甚至偏向黑色,这背后的缘由实际上和血液的生理特性、采血时所处的环境因素以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紧密相连,知晓血液颜色变化的科学道理,可消除不必要的忧虑,也可我们留意自身健康。

一、血液颜色的秘密:从鲜红到暗红的科学解释

血液的颜色主要取决于血红蛋白的含氧状况,在血红蛋白结合氧气之时,会呈现出鲜红色,也就是动脉血,而当血红蛋白释放氧气后,就会变成暗红色,即静脉血,体检所抽取的血液一般源自静脉,颜色比较深,采血管内的抗凝剂像肝素或者EDTA,可防止血液凝固,不过不会改变血红蛋白的氧化状态,血液颜色依旧维持静脉血的暗红色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特殊情况会导致血液颜色异常:

1.高海拔或肺病患者的静脉血可能更暗,因血红蛋白携氧不足;

2.脱水时血液浓缩,颜色加深;

3.一氧化碳中毒者的血液会呈现异常的樱桃红色。

要是察觉到血液颜色出现异常状况,并且还伴有头晕、身体乏力等症状,那么建议尽快前往医院进行就医检查。

二、采血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除了血液本身的生理状态,采血技术也会影响颜色观察:

1.采血速度方面:当进行缓慢抽血操作时,血液与空气的接触时长会有所延长,在此过程中,部分血红蛋白存在被氧化的可能性,使得血液颜色呈现出稍显鲜亮的状态。

2.采血管的具体类型:真空采血管所有的负压环境,说不定致使血液出现轻微的气泡现象,造成颜色方面的视觉误差情况。

3.光线条件方面:当处于强光照射的情况下,血液所呈现出的颜色会看起来更加鲜艳夺目,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昏暗的环境之中,血液的颜色则会显得更深一些。

医护人员一般会借助专业设备来精准评估血液的状态,而不是仅仅依靠血液的颜色去判断健康方面的问题。

三、何时需要警惕?

虽然静脉血颜色较深属于正常现象,但以下情况值得关注:

1.紫黑色血液:可能提示严重缺氧或循环障碍;

2.分层现象指的是:在静置之后血浆和血细胞会出现分层异常的状况,比如说血浆呈现出浑浊的样子,这种情况有可能反映出高血脂或者感染等问题。

3.过度黏稠:脱水或红细胞增多症会导致血液流动性下降。

在进行定期体检的过程中,医生会依据血常规、生化等各项指标来展开综合评估工作,不必仅仅因为颜色存在差异就产生过度的焦虑情绪。

四、结语

血液颜色的深浅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体的生理状态,正常情况下静脉血颜色偏暗,这种情况一般无需过度担心,然而如果血液颜色出现异常变化,那么这有可能是身体健康发出的预警信号,下次进行体检抽血的时候,不妨再多问一句:“我的检查结果怎么样?”因为相比于单纯观察血液颜色,询问检查结果可更加真实地反映个人的健康状况。请记住,依靠科学的认知才是打破健康焦虑的最好方法!。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