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把根留住,把牙保住”——根管治疗小科普

时间 :2025-03-21 作者 :杨万军 来源:威远县连界镇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根管治疗是一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方法,通过清除牙齿内部感染的牙髓组织,消毒后填充根管,从而保留自然牙齿。很多人对根管治疗存在恐惧或误解,其实了解治疗方面的知识,能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成功率,真正实现“把根留住,把牙保住”。

一、认识根管治疗

根管治疗的作用

根管治疗通过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消除根管内的细菌,并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填充根管,封闭根尖孔,防止再次感染。这种治疗能保留患病的牙齿,避免拔牙后牙齿缺失导致的咀嚼功能下降、邻牙移位等问题,是目前保存自然牙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根管治疗的大致流程

根管治疗通常需要2-3次完成。第一次治疗是清除感染牙髓,放置药物消毒根管;间隔7-10天后进行第二次治疗,检查根管内感染是否控制,若炎症消退,则填充根管;对于感染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增加治疗次数。整个过程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不会感到明显疼痛。

二、哪些情况需要做根管治疗

剧烈牙痛

当牙齿出现自发性疼痛、夜间疼痛加重、咬合时疼痛明显,可能是牙髓发炎或坏死,需要做根管治疗。这种疼痛通常难以忍受,影响睡眠和进食,及时治疗能快速缓解疼痛。

牙齿有深龋或缺损

牙齿上的黑洞过深,已经波及牙髓,或牙齿因外伤导致牙髓暴露,会引起牙髓感染,需要通过根管治疗清除感染,否则感染会持续扩散,最终导致牙齿无法保留。

牙齿变色

牙髓坏死或感染后,牙齿会逐渐变色,呈现灰色、褐色或黑色,失去光泽。这种情况下,牙髓已经失去活力,需要进行根管治疗,清除坏死组织后再进行牙齿美白或修复,恢复牙齿外观。

根尖周病变

牙齿根部周围的牙龈出现反复肿胀、流脓,或牙龈上出现小脓包,说明感染已经扩散到根尖周组织,需要做根管治疗清除根管内的感染源,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

三、治疗中的配合要点

保持舒适体位

治疗时患者需仰卧在治疗椅上,头部固定,根据医生要求调整头位,确保医生能清晰看到需要治疗的牙齿。保持身体放松,不要随意扭动头部或身体,避免器械损伤口腔软组织。

配合医生操作

治疗过程中,医生会使用橡皮障隔离需要治疗的牙齿,患者需保持嘴巴张开,不要随意闭合。若感到嘴巴疲劳,可举手示意医生,短暂休息后再继续治疗。

当医生使用器械清理根管时,可能会有轻微酸胀感,这是正常现象,不要突然躲闪,若疼痛明显可举手示意,医生会追加局部麻醉药。

避免吞咽动作

治疗过程中,口腔内会放置器械和棉卷,患者需避免吞咽口水和器械,有口水时可通过吸管吸出或让医生帮忙处理。不要用舌头舔舐器械或治疗中的牙齿,防止器械移位或污染治疗区域。

治疗中的呼吸配合

保持平稳呼吸,不要屏气,尤其是在医生使用高速手机时,避免因屏气导致身体紧张,影响治疗操作。若有飞沫进入口腔,不要紧张,治疗结束后漱口即可。

四、治疗后要如何进行护理

治疗后的当天护理

治疗后1-2小时内,局部麻醉药未完全消退,不要用治疗侧牙齿咀嚼食物,避免咬伤嘴唇、舌头或牙龈。不要吃过硬、过黏、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防止刺激牙齿或导致暂封材料脱落。若治疗后出现轻微疼痛或肿胀,属正常反应,可通过冷敷缓解,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痛药,按说明书剂量服用。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保护

根管治疗后的牙齿失去了牙髓的营养供应,变得脆弱,容易劈裂,尤其是后牙,咀嚼时承受压力较大,需在治疗完成后及时做牙冠保护。牙冠能恢复牙齿的咀嚼功能,防止牙齿劈裂,延长牙齿使用寿命。做牙冠前,不要用治疗后的牙齿咬硬物,避免牙齿折裂。

总得来讲,根管治疗是保住自然牙的有效手段,无需因恐惧却步,只要我们日常坚持正确刷牙、定期检查,可预防牙髓疾病。而家属一定要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与监督,助力患者完成治疗。正视根管治疗,科学护牙,就能让牙齿坚守岗位,守护口腔健康与生活品质。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