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白色脂肪vs棕色脂肪:谁才是减肥路上的盟友

时间 :2025-03-21 作者 : 孙龙飞 来源: 广西医学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在人们追求健康以及苗条身材的进程当中,脂肪往往会被视作“头号敌人”,不过人体内部的脂肪并非是完全相同的,其中白色脂肪与棕色脂肪所发挥的作用有着十分显著的不同,要是能够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那么有可能会帮助我们寻找到更为科学合理的减肥策略。

白色脂肪:能量仓库的“双刃剑”

白色脂肪作为人体最为主要的脂肪类别,在皮下、内脏周围以及肌肉间隙等部位广泛分布,其核心功能在于储存能量,即在摄入的热量超出消耗之时,多余的能量会以甘油三酯的形态存储于白色脂肪细胞当中,形成我们所熟知的“赘肉”,该特性在食物匮乏的远古时期属于生存优势,然而在现代高热量饮食以及久坐的生活方式背景下,却演变成了肥胖的根源所在。

白色脂肪所带来的“危害”并非仅仅局限于外观方面,其会分泌如瘦素、脂联素这类激素,而且还会借助慢性炎症反应对胰岛素信号传导造成干扰,使得患上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脂肪肝的风险有所增加,更为麻烦的是,白色脂肪细胞有“记忆性”,一旦形成之后便很难消除掉,就算是借助节食或者运动让其体积缩小,其数量也并不会减少。

棕色脂肪:人体自带的“暖炉”

和白色脂肪不一样,棕色脂肪属于天然的“产热机器”,其细胞当中有着大量线粒体,这些被称作“能量工厂”的线粒体借助解偶联蛋白-1把脂肪氧化所产生的能量直接转变为热量,并非储存成ATP,新生儿身体内棕色脂肪所占比例高达5%,可帮助他们在寒冷环境里维持体温,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棕色脂肪会逐渐减少,成人体内仅仅存有大约50到100克,主要分布在肩胛骨、颈部以及脊柱两侧。

棕色脂肪呈现出的“减肥潜力”十分引人注目,相关研究显示,50克处于活化状态的棕色脂肪在一年时间里大约可消耗4至4.7公斤的脂肪,它所有的产热效率相较于运动而言要高出许多,更为关键之处在于,棕色脂肪可借助分泌鸢尾素等这类因子,促使白色脂肪朝着“棕色化”转变,形成有产热功能的米色脂肪,以此增大能量的消耗。

激活棕色脂肪:科学减肥的新路径

鉴于棕色脂肪属于天然的“减肥盟友”,那么怎样激活它就成了重点所在,当下已经有多种方法被验证是有效的:

冷刺激方面,当人体暴露在温度处于16℃至19℃的冷环境里的时候,棕色脂肪的活性会得到提升,比如说,要是每天都使用水温为25℃至30℃的水来洗澡,又或者是在冬季降低室内供暖的温度,这样做均可对棕色脂肪产热起到刺激作用。

运动干预方面:在运动过程中肌肉所分泌的鸢尾素可促使白色脂肪朝着棕色化方向发展,像慢跑、游泳这类中等强度的运动持续30至40分钟的话,可让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5%至70%,有效地带动棕色脂肪燃烧白色脂肪。

饮食调节方面:有一些食物成分被视作可对棕色脂肪生成起到促进作用,像是ω-3脂肪酸、存在于红酒之中的白藜芦醇以及辣椒素等,它们可借助激活AMPK信号通路,让棕色脂肪产热功能得到提高。

在药物探索领域,科学家们正在开展相关研究,其研究方向是依靠激活“雌激素相关受体γ”这类分子靶点,人为地促使白色脂肪发生棕色化转变,尽管就当前情况而言,该研究成果尚未应用于临床实践,不过它确实为肥胖治疗开拓了全新的方向。

平衡之道:与脂肪“和解”

虽说棕色脂肪对减肥而言是一种有效的手段,然而仅仅依靠它来实现减肥目标并不有现实可行性,成年人体内棕色脂肪的总量是有限的,并且其活性会受到年龄、BMI以及代谢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想科学地进行减肥,仍然需要采取两种方式同时进行:

实现对白色脂肪堆积的有效控制:借助均衡合理的饮食搭配以及规律有序的运动方式,达成减少热量摄取的同时增加热量消耗的目标,防止白色脂肪出现过度积累的情况。

激活棕色脂肪的潜能可凭借结合冷刺激、运动以及特定饮食的方式来达成,如此可提升棕色脂肪的活性,形成“产热-消耗”的正向循环。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