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超声科普之-新生儿髋关节检查

时间 :2025-03-07 作者 :邢菊 来源:沧州市妇幼保健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在新生命降临的喜悦中,家长们往往对宝宝的一举一动格外关注。然而,有一种疾病可能悄无声息地影响着宝宝的健康——新生儿髋关节发育不良。幸运的是,超声检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能及时发现问题,为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新生儿髋关节超声检查。

为什么要进行新生儿髋关节检查?

新生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3‰。如果未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导致髋关节脱位、跛行,甚至影响终身的行走功能和体态。在婴儿期,髋关节主要由软骨构成,X线检查难以清晰显示结构,而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呈现髋关节的软骨、骨化中心及周围软组织情况,因此成为新生儿髋关节检查的首选方法。早期通过超声检查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治疗,不仅治疗过程相对简单,且效果显著,能最大程度降低疾病对宝宝未来生活的影响。

超声如何检查新生儿髋关节?

超声检查新生儿髋关节主要采用Graf法。检查时,让宝宝保持侧卧姿势,使其髋关节自然处于屈曲、内收或外展状态,髋关节维持生理性角度,即轻微屈曲15°~20°。医生会将超声探头放置在宝宝髋关节外侧,通过获取髋关节的冠状切面图像,测量α角和β角。α角反映髋臼的陡峭程度,β角反映髋臼外上方软骨覆盖股骨头的程度。根据这两个角度,将髋关节分为不同的类型,以此判断髋关节是否发育正常。正常情况下,α角应大于60°β角小于55°。若α角和β角数值异常,则提示可能存在髋关节发育不良或脱位的情况。

新生儿髋关节超声检查的流程

1.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无需进行特殊准备,家长只要保证宝宝处于安静状态就行。通常来说,婴幼儿应在出生后46周内接受超声检查,家长需留意这一点。尽量选择宝宝睡眠或情绪稳定时进行检查,避免因宝宝哭闹、乱动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若宝宝刚进食,可稍作休息后再检查,防止检查过程中宝宝吐奶。

2.检查过程

宝宝在检查床上侧卧,医生会轻柔地调整宝宝的体位,使髋关节处于合适的检查姿势。随后,在宝宝髋关节部位涂抹适量的超声耦合剂,以保证超声探头与皮肤良好接触,获得清晰图像。整个检查过程中,医生会仔细观察超声图像,测量相关角度,并记录检查结果,一般检查时间在10-15分钟左右。

3.检查后注意事项

检查结束后,医生会用纸巾或毛巾擦去宝宝身上的耦合剂。家长可正常护理宝宝,无需特殊处理。若检查结果异常,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进一步的诊断建议和治疗方案。

哪些宝宝需要重点关注髋关节检查?

虽然所有新生儿都建议进行髋关节超声检查,但以下几类宝宝更需重点关注:有髋关节发育不良家族史的宝宝,遗传因素使其患病风险增加;臀位分娩的宝宝,在分娩过程中髋关节受到的压力和位置变化可能影响其发育;出生时下肢活动不对称,如一侧下肢活动较少、力量较弱的宝宝;存在足部畸形,如马蹄内翻足等情况的宝宝;另外巨大儿、胎儿过度成熟、羊水过少和其他引起胎儿体位性变形的宫内因素,这些情况都可能与髋关节发育异常相关。对于这些高危宝宝,医生可能会建议适当提前检查时间或增加检查次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检查结果异常怎么办?

如果超声检查发现宝宝髋关节存在发育不良或脱位等异常情况,家长不必过于惊慌。目前,针对不同程度的髋关节发育异常,已有成熟的治疗方案。对于轻度的髋关节发育不良,通常采用佩戴Pavlik吊带等支具进行治疗。Pavlik吊带通过限制髋关节的伸展和内收,保持髋关节处于屈曲、外展的位置,促进髋关节的正常发育,一般佩戴1-3个月后需复查,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对于较为严重的髋关节脱位,可能需要在麻醉下进行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手术治疗。只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大多数宝宝都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恢复正常的髋关节功能。

新生儿髋关节超声检查是守护宝宝健康成长的重要防线。通过这项检查,我们能够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干预治疗,为宝宝的未来健康奠定坚实基础。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重视新生儿髋关节检查,让宝宝拥有健康快乐的成长之路。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