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会影响患者肢体活动、语言和吞咽功能。很多患者患病后总呛咳,可能是吞咽功能下降表现。了解这些信号并及时采取措施,对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很重要。
认识脑卒中与吞咽功能下降
脑卒中,俗称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吞咽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口腔、咽、喉和食管等多个部位的协同运动。当脑卒中发生时,脑部神经受损,可能会影响到吞咽相关肌肉的控制和协调,从而导致吞咽功能下降。这种吞咽功能障碍在脑卒中患者中较为常见,据统计,约有40% - 60% 的脑卒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问题。
吞咽功能下降的信号
呛咳
呛咳是吞咽功能下降最常见的信号之一。患者在进食或饮水时,食物或液体容易误入气管,刺激呼吸道引发呛咳。有时候,即使是少量的食物残渣也可能导致剧烈的呛咳,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呼吸困难。如果脑卒中患者经常在进食过程中出现呛咳,就需要高度警惕吞咽功能的问题。
流口水
吞咽功能下降时,患者可能无法正常将口腔内的唾液吞咽下去,导致口水不自觉地从口角流出。这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形象,还可能增加口腔感染的风险。
食物残留
在进食后,患者口腔内可能会残留食物,尤其是在脸颊内侧、牙龈和舌头周围。这是因为吞咽功能受损,食物不能顺利通过口腔进入食管,从而滞留在口腔内。
进食时间延长
正常情况下,人们进食一顿饭的时间相对固定。但当吞咽功能下降时,患者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咀嚼和吞咽食物,进食速度明显减慢,一顿饭可能会比平时延长一倍甚至更多的时间。
声音改变
吞咽困难可能会导致患者声音发生改变,如声音嘶哑、含糊不清。这是因为在吞咽过程中,喉部肌肉的运动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了声带的正常发声。
体重下降
由于吞咽困难,患者可能会减少食物的摄入量,长期下来就会导致体重下降。此外,营养摄入不足还可能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和免疫力,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吞咽功能下降的危害
吞咽功能下降若不及时处理,会有严重危害。首先,呛咳易引发吸入性肺炎这一严重并发症,食物或液体误入气管会致肺部感染,患者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严重时危及生命。其次,吞咽困难影响营养摄入,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和肌肉萎缩,影响身体康复与生活质量。此外,长期吞咽功能障碍还会使患者心理压力增大,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如何应对吞咽功能下降
评估与诊断
如果发现脑卒中患者出现上述吞咽功能下降的信号,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吞咽功能评估。医生通常会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估,如临床吞咽检查、吞咽造影检查等,以确定吞咽功能障碍的程度和类型。
康复训练
一旦确诊为吞咽功能下降,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包括口腔运动训练、吞咽训练等。口腔运动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增强口腔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如进行鼓腮、伸舌、吸吮等动作。吞咽训练则包括吞咽手法训练和吞咽辅助器具的使用,如指导患者进行空吞咽、侧方吞咽等特殊的吞咽动作。
饮食调整
根据患者的吞咽功能情况,调整饮食的质地和性状。对于轻度吞咽困难的患者,可以将食物切成小块或制成糊状,避免食用过于坚硬、干燥或粘性大的食物。对于严重吞咽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要采用鼻饲或胃造瘘等方式进行营养支持,以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环境改善
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进食环境,避免在进食时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同时,调整患者的进食姿势,一般建议患者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头部稍向前倾,这样有利于食物顺利通过食管。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下降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患者和家属要留意吞咽功能下降的信号,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早期评估、康复训练、饮食调整和环境改善等综合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