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探秘胃肠镜:打开胃肠道健康的 ”黑匣子“

时间 :2025-03-07 作者 :王京峰 来源: 招远市玲珑中心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在现代医学检查手段中,胃肠镜检查是打开胃肠道健康“黑匣子”的精准钥匙,能让疾病无所遁形。那么,胃肠镜是什么,在胃肠道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呢?让我们深入探秘。

认识胃肠镜

胃肠镜是先进医疗器械,包括胃镜和肠镜。胃镜检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肠镜检查直肠、结肠等。其原理是通过前端带摄像头和光源的细长软管,医生可经体外显示屏观察胃肠道内部情况。胃肠镜分普通和无痛两种。普通胃肠镜检查时患者清醒,可能有恶心、呕吐、腹胀等不适;无痛胃肠镜则在检查前注射麻醉药,让患者在睡眠中完成检查,结束后很快苏醒。

胃肠镜检查的重要性

胃肠道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器官,许多疾病都可能在胃肠道悄然发生。早期的胃肠道疾病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而胃肠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胃肠道内部的微小病变,如息肉、溃疡、肿瘤等,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胃肠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胃癌为例,早期胃癌的治疗效果非常好,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以上。但如果发现较晚,癌细胞已经发生转移,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通过胃肠镜检查,可以在胃癌还处于早期阶段时就发现病变,并及时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此外,胃肠镜检查还可以对一些疾病进行治疗。比如,对于胃肠道息肉,可以通过胃肠镜直接进行切除,避免了开腹手术的痛苦和风险。对于消化道出血,也可以通过胃肠镜进行止血治疗。

哪些人需要做胃肠镜检查

一般来说,以下人群建议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

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40岁以上的人群患胃肠道肿瘤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建议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

有胃肠道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如果家族中有胃肠道肿瘤患者,那么其直系亲属患胃肠道肿瘤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这类人群应该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有胃肠道不适症状的人群:如长期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烧心、消化不良、黑便、便血等症状的人群,应及时进行胃肠镜检查,以明确病因。

患有某些慢性胃肠道疾病的人群: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肠息肉、炎症性肠病等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观察病情的变化,预防癌变的发生。

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的人群:长期吸烟、酗酒、暴饮暴食、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胃肠道疾病的发生风险,这类人群也建议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

胃肠镜检查前的准备

在进行胃肠镜检查前,患者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饮食准备:检查前1-2天应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高纤维食物和带籽的水果,如芹菜、韭菜、西瓜等。检查前禁食6-8小时,禁水4小时,以保证胃肠道内清洁,便于检查。

告知医生病史:患者应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病史、过敏史、正在服用的药物等情况,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的使用。

肠道准备(肠镜检查):肠镜检查前需要进行肠道准备,以清洁肠道。一般在检查前一天晚上服用泻药,并大量饮水,直到排出的大便呈清水样为止。

胃肠镜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检查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休息:检查后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无痛胃肠镜检查后,患者需要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待麻醉完全清醒后再离开医院。

饮食:普通胃肠镜检查后,如无特殊情况,2小时后可以进食温凉、易消化的食物。无痛胃肠镜检查后,需要等麻醉完全清醒,一般4-6小时后再进食。如果检查过程中进行了活检或治疗,饮食需要遵医嘱。

观察身体状况:检查后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无腹痛、腹胀、呕血、黑便等情况。如果出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胃肠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手段,对于保障胃肠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了解胃肠镜的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这一检查方法,在需要时及时进行检查,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