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要点

时间 :2025-03-07 作者 :屈庆兰 来源:滕州市中医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严重关节疾病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损伤等有效手段,能显著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手术成功只是康复的第一步,术后科学、细致的护理对预防并发症、促进关节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以下从多个维度为您详细解析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要点。

一、术后早期护理

(一)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患者会被送入监护病房或普通病房密切观察。医护人员会定时监测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家属需协助记录并反馈异常情况。术后发热若超过38.5℃且持续不退,可能提示伤口感染;血压骤降或心率过快,需警惕出血或休克风险,应立即告知医生。

(二)伤口与引流管护理

1. 伤口观察: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家属需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敷料被浸湿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更换。同时,注意伤口周围皮肤是否红肿、疼痛加剧或出现异味,这些可能是感染的迹象。

2. 引流管管理:部分患者术后会留置引流管,目的是引出关节腔内的积血、积液,减少感染风险。要确保引流管固定妥善,避免扭曲、受压或脱落。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一般术后24小时内引流量较多,随后逐渐减少。若引流液突然增多或颜色鲜红,可能提示出血;若引流液浑浊、有异味,则可能存在感染,需及时处理。

(三)体位管理

1. 髋关节置换术后:术后应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可在两腿间放置梯形软枕或三角垫,防止髋关节内收、内旋导致假体脱位。

2. 膝关节置换术后:为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可在腘窝处垫薄软枕,使膝关节微屈,但避免过度屈曲导致关节僵硬。同时抬高患肢略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缓解疼痛和肿胀。

二、康复训练:循序渐进恢复关节功能

(一)术后早期训练

肌肉收缩训练:进行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踝泵运动即缓慢、用力地做踝关节的屈伸和环绕动作;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是在不活动关节的情况下,收缩大腿肌肉,保持5- 10秒后放松。这些训练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1. 中期训练

1. 坐立与站立训练: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需在床边坐起时保持患肢外展,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可在他人协助下逐渐坐起,适应后尝试站立。

2. 步行训练:借助助行器或拐杖开始步行练习。初期每次步行距离不宜过长,步行时保持身体直立,步伐平稳,避免摔倒。

(三)后期训练

1. 初期可在他人保护下进行,待平衡能力和关节稳定性提高后,逐渐独立完成。

2.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穿衣、洗漱、如厕等。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避免弯腰拾物、坐矮凳;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注意避免长时间下蹲或跪坐。通过这些训练,帮助患者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三、饮食与生活照护:为康复提供支持

(一)营养补充,术后患者身体虚弱,需摄入充足营养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1. 蛋白质:多食用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组织修复。

2. 钙与维生素D:增加牛奶、虾皮、芝麻等含钙丰富食物的摄入,同时补充维生素D如多晒太阳、食用动物肝脏、蛋黄等,促进钙的吸收,维持骨骼健康。

3. 其他营养素:保证蔬菜、水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预防便秘。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减少胃肠道负担。

(二)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 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尤其是伤口周围皮肤;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口腔感染。

2. 避免外伤: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尚未完全恢复,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碰撞、摔倒等外伤,防止假体松动或骨折。

3.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诊,评估假体位置和关节恢复情况,医生会根据复查结果调整康复计划。

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通过科学的术后护理、规范的康复训练和良好的生活管理,绝大多数患者都能重获关节健康,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