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一侧面部歪斜、眼睛无法完全闭合、嘴巴漏水,这些看似奇怪的症状,很可能是面神经麻痹在作祟。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面部外观,还会对其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极大困扰。了解面神经麻痹的发病原因、症状表现及早期识别方法,对于及时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究面神经麻痹的相关知识。
一、面神经麻痹的发病原因
1.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是导致面神经麻痹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常见的是带状疱疹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在体内的病毒被激活,侵袭面神经,引发炎症反应。过度劳累、长期熬夜、受凉感冒后,身体的免疫系统功能暂时减弱,病毒便有了可乘之机。临床上,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曾出现感冒、耳部疼痛等症状,随后逐渐出现面瘫表现,经检查发现体内存在病毒抗体,证实了病毒感染与面神经麻痹的关联。
2.受凉
寒冷刺激也是面神经麻痹的常见诱因。面神经在出颅后的一段行程中较为表浅,容易受到寒冷侵袭。当面部直接暴露在冷风、冷水等低温环境中,面部血管会发生痉挛,导致局部缺血缺氧,进而影响面神经的正常功能。在夜间开窗睡觉、骑行时迎面吹风、冬天不注意面部保暖等行为,都可能增加发病风险。许多患者回忆发病前曾有过受凉经历,如在空调房内对着面部直吹,第二天就出现了面瘫症状。
3.自身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引发面神经麻痹。当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将自身的面神经组织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导致面神经受损。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患者,发生面神经麻痹的概率相对较高。此外,一些过敏反应也可能诱发免疫机制紊乱,间接导致面神经麻痹。
4.其他因素
外伤、中耳炎、肿瘤压迫等也可能损伤面神经,引发面神经麻痹。例如,头部受到撞击、耳部手术操作不当等,都可能直接损伤面神经;慢性中耳炎长期不愈,炎症蔓延至面神经周围,同样会影响面神经功能;颅内肿瘤、腮腺肿瘤等若压迫到面神经,也会导致神经传导受阻,出现面瘫症状。
二、面神经麻痹的症状表现
1.面部表情肌功能障碍这是面神经麻痹最突出的症状。患者一侧面部表情肌出现瘫痪,表现为额纹消失或变浅,无法皱眉;眼睑闭合不全,用力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为“贝尔征”;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漱口时口水从患侧口角流出,进食时食物残渣容易滞留于患侧口腔前庭内。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面部外观和正常生活,如无法正常微笑、吹口哨、鼓腮等。
2.于眼睑闭合不全,患者的眼睛无法得到有效保护,容易出现眼干、流泪、畏光等症状。长时间暴露还可能导致角膜感染、溃疡,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视力。
3.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或发病过程中会出现耳部不适,如耳后乳突区疼痛、耳鸣、听力下降等。
4.少数患者可能伴有同侧耳内、耳后或乳突区的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唾液分泌减少、泪液分泌异常等症状,影响口腔和眼部的正常生理功能。
三、面神经麻痹的早期及时就医
面神经麻痹若能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可显著提高康复效果,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因此,掌握早期识别方法至关重要。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高度怀疑面神经麻痹,立即前往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
1. 晨起洗漱时突然发现一侧口角漏水,无法正常漱口。
2. 照镜子时发现一侧面部表情不对称,额纹消失或变浅,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
3. 眨眼时发现一侧眼睛闭合不全,眼球露出白色巩膜。
4. 进食时感觉食物容易滞留于一侧口腔,咀嚼无力。
5. 突然出现耳后疼痛、耳鸣、听力下降,同时伴有面部不适。
面神经麻痹虽然是一种常见疾病,但只要我们了解其发病原因和症状表现,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大多数患者都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恢复正常的面部功能和生活质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预防面神经麻痹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