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普外科医生教你科学治疗痔疮

时间 :2025-03-07 作者 :邓贞才 来源:滕州市洪绪镇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困扰如排便时肛门疼痛、出血,甚至能摸到肿物,坐立难安却羞于启齿这很可能是得了痔疮。作为乡镇卫生院普外科的常见病,痔疮发病率极高,民间甚至有“十人九痔”的说法。其实得了痔疮并不可怕,只要正确认识、科学治疗,就能摆脱它的困扰。接下来为大家揭开痔疮的神秘面纱,教你科学应对的方法。

一、认识痔疮

1、内痔:生长在齿线(直肠和肛管的分界线)以上,初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都是在排便后发现手纸上有鲜血才意识到问题。随着病情发展,内痔可能会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后期则需用手推回,严重时甚至无法回纳,引发疼痛、嵌顿。

2、外痔:位于齿线以下,表现为肛门缘的赘生物,质地较硬,一般不会出血,但会引起疼痛、瘙痒等不适。常见的外痔类型有静脉曲张性、结缔组织性、血栓性和炎性外痔。其中,血栓性外痔最为痛苦,患者会突然感觉肛门旁边出现一个疼痛剧烈的肿块,行走、排便时疼痛加剧。

3、混合痔:兼具内痔和外痔的特点,症状往往更为复杂和严重。

痔疮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久坐、久站、长期便秘或腹泻、妊娠、重体力劳动等,都会导致肛门局部静脉回流受阻,压力升高,从而诱发痔疮。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长期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喝水过少,膳食纤维摄入不足等,也会增加痔疮的发病风险。

二、痔疮的症状

1、便血:这是痔疮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排便后点滴状出血,颜色鲜红,一般不与粪便混合。轻者仅在手纸上带血,重者可呈喷射状出血。便血往往会反复发作,若长期出血还可能导致贫血。

2、疼痛:单纯的内痔一般不会疼痛,但当内痔脱出嵌顿、外痔发生血栓或炎症时,会出现剧烈疼痛。尤其是血栓性外痔,疼痛常让人坐卧不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肿物脱出:内痔发展到一定程度会脱出肛门外,初期可自行回纳,随着病情加重,需用手推回,甚至无法回纳,卡在肛门外,引起组织坏死、感染等严重后果。

4、肛门瘙痒:由于痔核反复脱出,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导致分泌物增多,这些分泌物会引起肛周皮肤瘙痒,若搔抓还可能引发湿疹,进一步加重不适。

5、排便困难:部分患者由于害怕疼痛,会有意抑制排便,久而久之导致粪便干结,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刺激痔疮,使病情恶化。

三、科学治疗多种方法

1、保守治疗:首先要改善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粗粮,保证每天足够的饮水量,这样可以软化大便,减少排便时对肛门的刺激。要避免久坐久站,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每次排便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5分钟以内,避免用力排便。

2、药物治疗:可以使用一些外用药物,如痔疮膏、痔疮栓等。痔疮膏能够直接涂抹在肛门周围,起到消肿止痛、止血的作用;痔疮栓则需纳入肛门内,通过直肠黏膜吸收,药效直达病所。

3、坐浴治疗:每天用温水或加入适量药物坐浴15- 20分钟,早晚各一次。坐浴可以促进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瘙痒症状,同时还能清洁肛门,预防感染。

4、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痔疮症状严重,如内痔反复脱出不能回纳、大量出血导致贫血、血栓性外痔疼痛剧烈等情况时,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5、外剥内扎术:这是治疗混合痔最经典的手术方法,通过切除外痔,结扎内痔,达到根治的目的。

6、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借助吻合器将痔上方的直肠黏膜环形切除并吻合,使下移的肛垫上提,从而缓解痔疮症状。

7、橡皮圈套扎术:适用于较小的内痔,通过将特制的橡皮圈套扎在内痔根部,使其缺血坏死脱落,达到治疗目的。

痔疮虽然常见且容易让人感到尴尬,但它并不是难以治愈的疾病。只要我们正确认识痔疮,出现症状及时就医,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并做好日常预防和护理,就能摆脱痔疮的困扰,重获健康生活。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