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健康体检已经成为大家每年的“规定动作”。研究发现,健康体检与慢性病识别、治疗、风险因素控制、患者预后有着密切的关系。定期检查有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预防新的问题产生。接下来带大家了解一下体检与防治慢病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慢性病
也被称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并不专门针对某一种疾病,而是对那些病程较长,病因尚未明确,一旦患病就会持续存在,病情难以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总体概述。这些疾病主要涵盖了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慢性肺病、慢性肾病、慢性肝病、结核病、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
慢性病的危害
1、危害人体的意志力、抵抗力,通常慢性病的主要危害是损害人体的意志力,导致抵抗力下降。
2、死亡率高,在中国,85%的死亡是由慢性病引起的,死亡率为65%。
3、心功能衰竭,有的慢性病还会引起各个器官的功能衰竭,还会导致发生哮喘引起肺功能的纤维化,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4、经济压力持续增大,对劳动力和生活品质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医疗开销也相当高昂,这无疑加重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压力。心血管疾病与糖尿病是导致长期疾病的主要经济压力与风险。
5、容易导致伤残,主要可能对脑、心、肾等关键器官造成伤害,容易导致伤残。
6、造成焦虑、抑郁,慢性病的危害通常会造成焦虑、抑郁等。慢性病危害主要是脑、心、肾等重要器官的损伤,容易造成残疾,患者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甚至无精打采的症状。
7、对于心脏的伤害,例如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是相当普遍的。
8、对于肾脏的伤害,其最大的风险就是导致其功能的消退。一旦产生了相关的并发症,病人的生活品质将会受到极大的打击,例如可能会导致身体无法动弹,甚至无法独立进行日常生活。
9、对大脑的伤害,例如心脑血管疾病和动脉硬化,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大脑卒中,从而引发四肢运动受阻和一侧性的偏瘫。
10、易诱发并发症,糖尿病可能会出现感染、酮症酸中毒、肾病、视网膜病变等,高血压可能并发冠心病、脑出血等,冠心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供血不足等。
体检是什么?
对于尚未患病、刚刚患病或者即将患病的健康或者亚健康的人群进行的体检。原则上,体检应尽早发现、诊断和治疗。
定期体检对慢病预防至关重要
“慢性疾病”也被叫做“慢性病”,并不专门针对某个具体的疾病,它更多的是针对那些患病时间较久,没有清晰的原因证实,且在患病后会持续恶化的无法治疗的非传统疾病的集合。这主要涵盖了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多种疾病。研究发现,健康体检与慢性病识别和治疗、风险因素控制、预防性服务获取和患者预后有着密切关系,所以不应被忽视。
定期体检的重要性
定期对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进行检查是非常关键的,这有助于监测病情的进展,为药物的调整提供参考,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如果定期检查发现并发症就可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所以应该养成每年至少一次体检的习惯,千万不要等到身体“发出信号”才去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血糖、血压是否有升高或降低的趋势,及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采取合理手段,将病情合理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我们对自身健康盲目下结论是不科学的。我们有必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详细研究检查报告中的指导和建议,并且要及时向医生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况,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对自己健康的关心。
定期体检的好处
1、有利于判断或掌握病情的控制程度。
2、有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使病情获得最佳的控制。
3、有利于及时发现并干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
4、对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质大有裨益,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增加他们的健康寿命。
简而言之,定期进行体检不只是为了避免患上慢性疾病,也有助于增强个人的生活品质。透过对自己进行科学的体检,我们能掌握到自己的健康情况,并且能适当改变生活习惯,从而更有效地维护我们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