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是什么呢?造口即消化系统或泌尿系统疾病引起的,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对肠管进行分离,将肠管的一端引出到体表(肛门或尿道移至腹壁)形成一个开口,用来排泄粪便或尿液。在现代医疗领域,造口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乎患者的生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更关乎患者的心理健康,同时也体现了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然而,由于缺乏正确的造口护理知识和生活护理误区的存在,造口护理往往被忽视或是被非规范操作,给患者带来了非常多的痛苦和并发症。
每一位造口患者在出院之前,患者以及家属都会接受护士的专业培训,从造口的检查,造口袋的揭除和佩戴,到并发症的预防、护理,以及穿衣,饮食,出行,随访等各个方面都会涉猎到。但是,随着随访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发现非常多的患者在回归社会后,并不能够正确进行造口护理,对于造口的并发症不能够重视和有效干预。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常见的护理误区,分享给你,以示警醒。
第一个误区“我省点事,它也没啥事呀”
一个完整的造口更换流程遵循ARC原则,即为佩戴,揭除和检查三个大步骤,其中的佩戴和揭除环节的主要构成为撕、洗、测、剪、撒、抹、涂、贴、夹、捂十步,而检查则是贯通在整个更换过程以及患者的日常生活中的。在这里,最容易被忽略的便是“撒、抹、涂”即撒造口护肤粉,抹皮肤保护膜(喷皮肤保护剂),涂防漏膏(放漏贴环),这三步被省略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是花费高,第二个是购买不便,第三个则是侥幸心理。但是,这三步对于患者造口并发症的预防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定要重视起来。在你使用过程中或许觉的它们并无用处,当发生皮肤问题的时候,我们既要承受痛苦又要花费更多的金钱来处理,得不偿失。
第二个误区便是“我怎么能出门呢”
对于造口患者来说,心理上的自我认同是极其重要,却又极为困难的。有很多患者放弃造口治疗疾病,也是因为自我的不认同。在这里要告诉众多的造口患者,你和我并没有不同,同一片天空下都在为生活奔波着。你还是你,你可以洗澡,可以会友,可以外出,也可以去旅游。良好的社交有利于你快速的融入社会,树立良好的心态,获取更多的价值观念。当然了,你的外出或许需要准备一个护理包,里面放入造口更换所需的护理产品和简单的衣物,以备不时之需,其次外出饮食多注意,避免进食易导致产气食物或容易导致自己腹泻的食物。你可以去看星辰大海,也可以走亲访友,不要给自己设限。
第三个误区便是“过两天,就好了”
我们曾经不止一次的碰到过因造口狭窄导致肠梗阻的患者,也经常碰到各种原因导致的皮炎患者,而这一切的开始都在于“过两天再看看”。就是因为一等再等,而错过了并发症的最佳干预时期,等到真的梗阻了,皮肤溃烂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花费增多了,不得不通过住院甚至手术来治疗的时候才后悔。那就晚了!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并发症的预防,观察和干预。别让“拖”字拖住你。那如何观察呢,简单点就是,用你的眼睛去看,这一次和上一次有什么不同,和刚开始的时候又有什么不同,仔细想想大小,高低,颜色有什么不同,其次就是问,问问患者,感觉怎么样,有什么不舒服吗?最后,我们要上手摸一摸,皮肤光滑吗,有肿胀吗?如出现问题,一定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干预和治疗。
第四个误区“我可以洗澡吗”
这个问题总是发生在患者刚出院没多久的时候。随访时患者的必问问题便是“护士我可以洗澡吗”当然可以啊!在住院期间,护士就有指导患者如何沐浴洗澡,但是初期因为刀口问题,很多患者不敢去做,或者只是选择温水擦浴。造口患者进行淋浴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拆线后淋浴也是可以的。可以戴着造口袋洗澡,也可以不带或者腰上缠上保鲜膜洗澡。身体的清洁可以有效提升我们的舒适度,别担心洗澡会污染你的造口,流动水有良好的清洁作用,及少诱发感染。
造口护理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认真护理,仔细观察。跳出造口护理误区,规范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让患者能够更好地应对疾病和康复过程。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