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介入术后多喝水,具体怎么喝、喝多少合适?

时间 :2025-03-21 作者 :于兴才 来源:烟台市烟台山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介入手术作为一种常见的医疗手段,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通过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器械引入人体,对病变部位进行诊断和治疗。这种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然而,很多患者在接受介入手术后,都会听到医生叮嘱要多喝水,但对于具体怎么喝、喝多少却不太清楚。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介入术后饮水的相关知识。

为什么介入术后要多喝水?

在介入手术过程中,医生通常会使用造影剂来帮助清晰地观察病变部位。造影剂是一种含有碘等成分的特殊物质,它能够使血管和组织在X射线、CT等影像检查中显影更加清晰,从而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但是,造影剂对人体来说毕竟是一种“外来物”,大部分造影剂需要通过肾脏代谢并排出体外。如果体内的造影剂不能及时排出,就可能会对肾脏造成负担,甚至引发造影剂肾病等并发症。而多喝水则可以加速造影剂的排出,这是因为充足的水分摄入能够增加尿量,使造影剂随着尿液更快地排出体外,从而降低造影剂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和浓度,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介入术后具体喝多少水合适?

一般情况下,对于大多数肾功能正常的患者,建议在介入术后24小时内饮水1500- 2000毫升 。这相当于3-4500毫升的矿泉水。但具体的饮水量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如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造影剂剂量较大,医生可能会适当增加饮水量的要求;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心脏病、肾脏疾病等基础疾病,饮水量则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例如,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过多的水分摄入可能会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引发心力衰竭等问题;而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肾脏对水分和废物的排泄能力下降,也需要谨慎控制饮水量。

介入术后怎么喝水?

1. 饮水时间:一般建议在介入术后回到病房后就开始适量饮水。术后1- 2小时内,可以每15- 30分钟饮用30-50毫升温开水,这样可以让身体逐渐适应水分的摄入,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之后,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每次的饮水量,但每次尽量不超过200毫升。在术后24小时内,均匀地分配饮水量,不要集中在某一个时间段大量饮水。例如,可以每隔1- 2小时喝一次水,保持水分摄入的均衡。

2. 饮水方式: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一次性大量饮水可能会引起胃肠不适,如腹胀、腹痛等,还可能会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每次饮用一小口,慢慢咽下,让水分充分被身体吸收。比如,可以使用带有刻度的水杯,精确控制每次的饮水量,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3. 饮水种类:以白开水或矿泉水为宜。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可乐等)和酒精饮料。咖啡因具有利尿作用,可能会导致水分流失过快,影响造影剂的排出效果;而酒精则会对身体的多个器官产生刺激,不利于术后恢复。如果觉得白开水口感不佳,也可以适量饮用一些淡茶水,但要注意不要过浓。

特殊情况的饮水注意事项

1. 如果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适当延长进水时间。可以先尝试少量多次地含漱温水,缓解恶心的感觉。如果呕吐症状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给予止吐药物等。在症状缓解后,再逐渐增加饮水量。

2. 如果出现胸闷、气短、心慌、水肿等症状:应立即暂停饮水,并及时告知医生。这些症状可能是心脏或肾脏功能出现问题的表现,需要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使用利尿剂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或者调整药物治疗等。

介入术后多喝水是促进身体恢复、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患者在术后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掌握正确的饮水方法和饮水量,同时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沟通。希望通过以上介绍,能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介入术后的饮水知识,助力身体早日康复。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