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在进行心脏支架手术后经常存在一种误区:血管疏通后,即认为冠心病已经彻底治愈,可以恢复正常生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支架手术后还需要服药吗?生活方式还要改变吗?什么情况下支架可能发生再次堵塞?本期为您详细解答,帮助您掌握心脏支架术后的正确康复管理方法。
1.心脏支架术后常见误区
1.1支架即意味着冠心病的彻底治愈
许多患者认为安装了支架,堵塞的血管得到疏通,冠心病便已完全治愈。实际上,支架只是解决了某一段血管狭窄的问题,并未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临床研究数据表明,约有20%-30%的患者在支架术后的5年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或出现其他血管的新发病变。
1.2认为无需继续服药
部分患者在症状缓解后就自行停药,这是非常危险的。支架术后必须坚持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2个月,阿司匹林需要终身服用。统计显示,擅自停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30倍以上。
1.3误以为可以恢复原来的生活方式
有些患者认为完成支架手术后即可放松警惕,继续抽烟、喝酒、熬夜、暴饮暴食。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良生活方式正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原因,若不加以改善,病情将持续进展。
2.支架术后必须坚持的药物治疗
2.1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这是支架术后最重要的药物治疗。通常包括阿司匹林100mg/天加氯吡格雷75mg/天或替格瑞洛90mg每日两次。药物涂层支架至少服用12个月,裸支架至少服用1个月。过早停药会导致支架内血栓形成,死亡率高达45%。
2.2他汀类药物
支架术后患者即使血脂正常也应服用他汀类药物,目标LDL-C<1.8mmol/L或LDL-C较基线水平下降50%以上,常用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20~40mg/d、瑞舒伐他汀10~20mg/d等。
2.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受体拮抗剂
这类药物不仅降压,还能改善心室重构,减少心血管事件。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重要。常用药物如培哚普利4-8mg/天、缬沙坦80-160mg/天等。
3.生活方式的全面改善
3.1戒烟限酒
吸烟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可控危险因素。支架术后继续吸烟,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2-3倍。必须彻底戒烟,包括避免接触二手烟。酒精摄入男性不超过25g/天,女性不超过15g/天。
3.2合理饮食
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坚果;少吃红肉、加工肉类、精制谷物、含糖饮料。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g,饱和脂肪占总热量比例小于7%,应尽量避免摄入反式脂肪。
3.3规律运动
术后1个月即可进行心脏康复运动,推荐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建议选择快走、游泳、骑车等运动方式,运动强度以不引起胸闷、气短为标准。运动前、后均需进行热身及放松,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3.4体重管理
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4.9kg/m²,腰围男性小于90cm,女性小于85cm。减重速度不宜过快,每周0.5-1kg为宜。
4.定期复查不可忽视
4.1常规复查项目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需要复查。检查项目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等。如有胸闷、胸痛等症状应随时就诊。
4.2冠脉造影复查
一般在术后9-12个月进行,评估支架通畅情况和其他血管病变进展。如果没有症状且其他检查正常,可以延长复查间隔。
4.3药物副作用监测
双抗治疗期间注意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黑便等。他汀类药物注意肌肉疼痛、肝功能异常。ACEI类药物注意干咳、血钾升高等。
5.警惕支架再狭窄的信号
5.1典型症状
如果出现活动后胸闷、胸痛,休息后缓解,可能提示支架再狭窄或新发病变。症状与术前相似但程度可能较轻。
5.2心电图改变
运动试验阳性、动态心电图ST段改变等,都可能提示心肌缺血。
5.3危险因素控制不佳
血压、血脂、血糖控制不达标,继续吸烟等,都会增加再狭窄风险。研究显示,危险因素控制良好的患者,10年生存率可达85%以上。
结语
冠心病支架治疗仅是治疗的开始而非终点,血管疏通只是解决了局部问题,长期的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善和定期随访才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