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支架术后怕运动?这份“阶梯式康复指南”让你边走边强心!

时间 :2025-03-21 作者 :周平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支架术后难道就得彻底躺平吗?”这是众多患者术后内心深处最大的恐惧,然而科学数据给出了完全相反的答案:规律运动可让冠心病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有所降低,长期卧床却会加快肌肉萎缩速度、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心脏支架并非是一种“封印”,而是为心脏争取治疗时间窗的“缓冲器”,科学运动恰恰是激活心脏自愈力的关键所在。

一、运动前必修课:风险评估与禁忌规避

心功能评估:借助6分钟步行试验来对运动耐量给予量化,要是步行的距离小于150米,那就说明心功能处于Ⅲ-Ⅳ级,这种情况下需要从极低强度的训练开始着手,而步行距离大于450米的人,则可进入到中等强度的训练阶段。

危险分层综合考虑年龄、合并症、心电图表现等各项指标,运用改良Duke活动状态评分即DASI来划分风险等级,对于高风险患者而言,像急性心梗术后1个月内的这类患者,需要在心电监护的条件下开展康复活动。

二、阶梯式康复四阶段:从卧床到终身运动

阶段1:住院期(1-7天)——并发症防御战

术后24小时之内需要严格保持卧床状态,术侧肢体要维持伸直的姿势,从第二天开始,借助床边坐位训练以及关节被动活动来预防深静脉血栓,缩唇呼吸训练可改善肺通气功能,防止屏气动作引起血压波动。

阶段2:恢复期(2-4周)——运动习惯养成

围绕步行训练这一关键内容展开,起始阶段是每天进行2次,每次时长为5分钟,之后每周增加5分钟的训练量,同时搭配静态拉伸,每个动作保持1530秒,以及弹力带抗阻训练,上肢的动作包括屈肘以及肩外展,下肢的动作有踝泵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借助Borg量表将疲劳感维持在1113分,这一强度等同于“能说话但无法唱歌”的状态。

阶段3:维持期(1-3个月)——心肺功能跃升

建议选择快走、骑行这类有氧运动,将心率控制在乘以50%70%的区间范围内,抗阻训练可采用循环法,同时加入单腿站立、太极拳等平衡训练项目,在这个阶段要严格禁止竞技运动以及在极端天气下进行锻炼,比如42岁的马拉松爱好者张某在术后2个月尝试长跑,结果造成支架边缘血管撕裂,经过紧急介入治疗才得以脱离危险。

阶段4:终身维持期(3个月后)——功能整合与心理调适

采用混合有氧的方式比如快慢走交替以及功能性训练像爬楼梯、提举小于等于5kg的物品,同时将正念冥想融入其中,以此降低心理应激,建议运用“5W1H”法则来记录运动详情,即要明确运动的时间、场所、类型、陪同人员、目的以及主观感受,这里的主观感受覆盖RPE评分和不适症状,每月借助6分钟步行试验、生活质量量表也就是SF-36来复评运动能力。

三、特殊人群运动处方:精准化调整策略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在进行运动之前需要对血糖情况加以监测,要将血糖控制在5.613.9mmol/L这个范围之内,应当避开胰岛素发挥作用的高峰期,并且要随身携带葡萄糖片,以此来预防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可适当增加平衡训练在整体训练中的比重,比如选择坐姿抬腿以及八段锦等训练方式,同时采用“碎片化运动”模式,每次运动时长设定为10分钟,每天进行3次,另外还可借助助行器来辅助,以此防止跌倒情况的发生。

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清晨时分要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因为此时间段属于血压晨峰时段,运动结束之后,需保持坐位休息5分钟,起身时动作要缓慢,以此来防止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另外,在运动前后都要加强对血压的监测,倘若收缩压大于180mmHg那么就应该暂停训练。

四、安全警戒线:这些信号必须立即停止

在进行运动的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了下面这些情况,就要马上停止运动并且前往就医:一是胸痛或者胸部有压迫感,这种状况持续的时间超过了5分钟,二是呼吸险阻变得更加严重,即使在静息状态下也无法得到缓解,三是心率相比基础数值增加超过了30/分,而且一直没有恢复到正常,四是血压出现异常情况,收缩压大于180mmHg或者小于90mmHg,五是出现了晕厥前兆的症状,比如头晕、视物模糊等。

支架术后康复是场持久战,需要患者、家属、医护团队形成“铁三角”。运动并非与心脏“博弈”,而是在合理负荷下激活冠状动脉侧支循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升心肺耐力。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