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离癌有多远?医生一次给你讲清楚

时间 :2025-03-21 作者 :韦海涛 来源:莒县中医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体检报告上“甲状腺结节”五个字,足以让许多人的心沉到谷底。结节?肿瘤?癌症?一连串的疑问随之而来。先别慌,让我们用科学的尺子量一量,甲状腺结节与癌的真实距离。

1.什么是甲状腺结节?——不必谈“结”色变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影像学描述,而不是一个疾病的最终诊断。

通俗地说,甲状腺就像一个位于我们脖子正下方的“蝴蝶”形器官,它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控新陈代谢。当B超医生发现这个“蝴蝶”的翅膀上长了一些和正常组织不太一样的“小疙瘩”或“小肿块”时,就会在报告上描述为“甲状腺结节”。

这个“小疙瘩”的出现率非常高。据统计,通过高分辨率超声检查,成年人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可高达20%-76%。这意味着,每5个人里,至少有1个人可能有甲状腺结节。它如此常见,以至于被戏称为“体检报告上的钉子户”。

2.关键问题:我的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

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这里先给大家吃一颗定心丸:

绝大多数(约90%-95%)的甲状腺结节都是良性的。

是的,你没看错,90%以上都是“良民”,只有极少数(约5%-10%)是恶性的,也就是甲状腺癌。这些良性结节通常包括:

增生性结节:最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组织过度增生形成的。

胶质囊肿:结节内部充满了液体,像个小水泡。

甲状腺腺瘤:一种良性肿瘤。

桥本氏甲状腺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伴随结节形成。

所以,发现结节,第一步不是恐慌,而是通过科学手段去鉴别它的“好”与“坏”。

3.医生如何揪出“坏分子”?

医生判断结节的性质,绝不是靠猜,而是一套科学、严谨的流程。

第一步:甲状腺超声检查(B超)

B超是评估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方法,它无创、无辐射、价格亲民。经验丰富的超声医生会像侦探一样,通过观察结节的几项关键特征来判断其风险高低:

形态和边界:良性结节通常形态规则(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像一个安分守己的“好学生”。而恶性结节可能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有向外侵犯的“野心”。

内部回声:恶性结节多为“低回声”或“极低回声”,在屏幕上看起来颜色更暗。

站姿”:如果结节是“站着”长的(纵横比>1),恶性风险会增高。良性结节多是“躺着”长的。

钙化:恶性结节常伴有“微小钙化”,在B超下像细小的沙粒一样闪闪发光。而粗大、环形的钙化多见于良性病变。

血流信号:恶性结节内部血供通常更丰富、更杂乱。

超声医生会根据这些特征,给结节进行TI-RADS分级。级别越高(如4类、5类),恶性可能性越大,医生就会建议进行下一步检查。

第二步:甲状腺功能检查(抽血)

抽血主要检查TSHT3T4等指标,评估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它不能直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但可以为诊断提供参考。

第三步:细针穿刺活检(FNA)——判断良恶性的“金标准”

如果B超高度怀疑是恶性结节(如TI-RADS4类及以上),医生会建议进行细针穿刺活检。

这个检查听起来可怕,其实是在B超引导下,用一根很细的针,从结节中吸取少量细胞进行病理学检查。它创伤小、恢复快,准确率高达95%以上,是目前判断结节良恶性的最可靠方法。

4.拿到报告后,我该怎么办?

根据以上检查结果,我们通常会面临三种情况:

明确为良性结节:恭喜你!你无需过度担心。大部分良性结节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与它“和平共处”,并遵医嘱定期复查(通常是6-12个月复查一次B超),观察结节大小、形态有无变化即可。

高度怀疑或确诊为恶性结节(甲状腺癌):请不要绝望!甲状腺癌被称为“懒癌”或“幸福癌”,是因为它在所有癌症中,恶性程度相对较低,发展缓慢,治疗效果非常好,预后极佳。绝大多数甲状-腺癌通过规范的手术治疗可以治愈,术后对生活质量影响很小。你需要做的就是:积极配合医生,选择正规医院进行规范治疗。

性质不明确的结节:有时FNA的结果也可能是“意义不明确”的。这时,需要和你的主治医生充分沟通,根据结节的具体情况,共同决定是选择继续密切观察、重复穿刺,还是进行诊断性手术。

5.结语

记住,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不是宣判,而是一个提醒。它提醒我们关注身体,并用理性和科学的武器,去管理好自己的健康。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