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失眠:从“安神”到“调节神经递质”,中西医如何让你睡个好觉

时间 :2025-03-21 作者 :张燕 来源:威海市环翠区嵩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夜深人静,当世界都沉入梦乡,你却与天花板面面相觑。数羊从一种可爱的催眠仪式,变成了令人烦躁的数学难题。辗转反侧之间,焦虑与疲惫交织,这便是无数失眠者熟悉的困境。

失眠,早已不是简单的“睡不着”,它已成为困扰现代人的普遍健康问题。面对这位“不速之客”,我们常常感到无助。然而,无论是在古老的东方智慧中,还是在尖端的现代医学里,都有钥匙可以打开这把紧锁的睡眠之门。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中西医结合的寻梦之旅,看看如何从“安神”到“调节神经递质”,找回属于你的安稳睡眠。

1.西医之镜:失衡的大脑化学交响乐

在西医看来,睡眠是大脑一场精密的化学交响乐,由无数“神经递质”指挥。当“兴奋”信号(如去甲肾上腺素)压过“抑制”信号(如GABA、褪黑素),大脑的“睡眠开关”便无法按下,失眠由此而生。压力、焦虑、不良习惯都是导致这场交响乐失衡的元凶。

西医的解决方案:精准、高效。

1)药物干预:强制重启

现代安眠药,其核心是增强GABA等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功能,强制大脑“冷静”。它像一个“静音”按钮,效果直接迅速,能快速打破失眠的恶性循环。然而,其潜在的依赖性与副作用,决定了它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短期、规范使用,更适合作为急性期的“救火队员”。

2)认知行为疗法(CBT-I):重塑睡眠习惯

这被誉为非药物治疗的“金标准”。CBT-I不依赖外力,而是通过一系列训练,重塑你对睡眠的认知和行为。它的核心是:

打破恐惧:纠正“睡不够天就塌了”的灾难性思维。

重建联结:让床只与睡眠挂钩,困了才上床,醒了就离开。

提高效率:通过适当限制卧床时间,让身体更高效地进入深度睡眠。

西医的优势在于靶向明确,见效快,能为深陷失眠泥潭的人提供有力的第一推动力。

2.中医之钥:失调的内在身心生态

中医则将失眠描绘为一幅更宏观的图景——“神不守舍”。“神”,即我们的心神精神,夜晚本应归于“阴”分安息。若因各种原因导致“神”无处安放,便会失眠。

中医的调理之道:辨证论治,恢复平衡。

中医认为,导致“神不守舍”的根源在于脏腑失衡,常见于以下几种类型:

心脾两虚(心累型):思虑过度,耗伤气血,如同精神的“给养”不足,心神无枝可依。表现为多梦易醒、健忘、神疲乏力。

肝火上炎(烦躁型):压力与怒气化为“肝火”,向上扰乱心神,使其不得安宁。表现为入睡困难、烦躁易怒、口苦。

胃不和则卧不安(积滞型):饮食不节,宿食内停,浊气上扰,致使睡眠不稳。

针对不同“体质”,中医的疗法是个体化的“生态修复”:

中药汤剂:如“归脾汤”补益心脾,“酸枣仁汤”养血安神,旨在为“神”营造一个安稳的“家”。

针灸推拿:刺激神门、内关、安眠等穴位,疏通气血经络,为“神”的回归扫清道路。

生活养生:睡前泡脚引火下行,静坐冥想收敛心神,都是在为优质睡眠培育肥沃的“土壤”。

中医的优势在于整体调理,着眼于根源,尤其适合调理与体质、情绪相关的慢性失眠。

3.智慧融合:1+1> 2 的睡眠方案

中西医并非单选题,而是可以协同作战的盟友。

对于急性、重度失眠:建议以西医(药物或CBT-I)为主,快速打破僵局,稳定情绪;同时配合中医(针灸或中药)调理身体,为后续减药、停药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慢性、轻中度失眠:中医与CBT-I并驾齐驱是更优选择。CBT-I从行为与心理层面釜底抽薪,中医从内在体质上固本培元,实现标本兼治。

4.结语

失眠,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身体与心灵的失衡。西医通过调节“神经递质”,为我们提供了精准、高效的短期解决方案;中医则通过“安神”调和,为我们指明了回归身心和谐的长期道路。告别失眠的漫漫长夜,并不意味着一场孤军奋战。了解中西医的不同智慧,就像是为自己配备了一套更完整的“工具箱”。请不要默默忍受,主动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找到最适合你的那把钥匙。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