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累”——当这句话从抱怨变成你的日常口头禅,当一夜安睡也无法为你“充电”,你就该警惕了。
这种无法通过休息缓解的疲惫,医学上称为“病理性疲劳”。它不是软弱,而是身体发出的重要求救信号。作为一名内科医生,我想告诉你,这种“心累”背后,可能隐藏着真正的疾病。
警惕!这5种疾病正在偷走你的精力
1.贫血:身体的“氧气运输队”罢工了
一句话解释:身体缺乏足够的红细胞或血红蛋白,导致组织和器官氧气供应不足。
想象一下,你身体的每个细胞都需要氧气才能产生能量,而红细胞就是运送氧气的“卡车”。当贫血发生时,这些“卡车”数量减少或运载能力下降,全身细胞就会陷入“缺氧”状态,自然就无精打采,感觉疲惫不堪。
疲劳特点: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心跳加速。
伴随症状:面色、口唇、指甲苍白,头晕、眼花、注意力不集中。
如何排查:去医院做个简单的血常规检查,就能快速判断是否存在贫血。
2.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
一句话解释: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身体新陈代谢全面减慢。
甲状腺是人体的“发动机”,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负责调控新陈代谢的速度。当患上“甲减”时,这台发动机的转速就会变慢,整个身体的运转效率都会降低,人就像一台没电的机器,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懒洋洋”的劲儿。
疲劳特点:懒得动,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嗜睡,感觉身体沉重。
伴随症状:体重无故增加、怕冷、皮肤干燥、脱发、便秘、情绪低落、反应迟钝。
如何排查: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抽血检测相关激素水平即可明确诊断。
3.糖尿病:“能量”明明很多,细胞却在“挨饿”
一句话解释:身体无法有效利用血糖,导致细胞能量短缺。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只是血糖高,其实它的核心问题是能量利用障碍。血糖(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但它需要胰岛素的帮助才能进入细胞。糖尿病患者,要么胰岛素不足,要么胰岛素作用不佳,导致血糖堆积在血液里,细胞却“看得见吃不着”,处于“饥饿”状态,人自然会感到疲劳。
疲劳特点:总是感觉饿,也总是感觉累,精神不济。
伴随症状:经典的“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也可能出现视力模糊、伤口愈合慢等问题。
如何排查:进行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
4.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了,但又没完全睡
一句话解释: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导致身体缺氧和睡眠结构紊乱。
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疲劳杀手”之一。患者在夜间睡眠时,呼吸道会反复塌陷堵塞,导致呼吸暂停,大脑为了保命会频繁地将人从深度睡眠中唤醒以恢复呼吸。尽管患者自己可能毫无察觉,但整晚下来,高质量的深度睡眠几乎为零。睡了8、9个小时,身体却像通宵了一样。
疲劳特点:白天极度困倦,坐着都能睡着,晨起头痛、口干。
伴随症状:夜间打鼾声巨大且不规律、睡眠中憋气或喘息、夜尿增多。
如何排查:如果怀疑此病,可以到医院的呼吸科或耳鼻喉科就诊,进行专业的睡眠监测。
5.抑郁症:心灵的“感冒”,身体也“断电”
抑郁症绝非简单的“心情不好”,它是一种会严重消耗精神和躯体能量的疾病。这种深层的精神内耗会直接表现为极度的身体疲劳,感觉像被灌了铅,连起床都异常艰难。
疲劳特点:对任何事都丧失兴趣和动力,感觉被掏空。
伴随症状:持续情绪低落、愉悦感丧失、失眠或嗜睡、食欲改变。
如何排查:勇敢地向心理科或精神科的专业医生求助。
6.结语
如果持续的疲劳已经影响到你的生活,请立即行动:
正视信号:不要再用“太忙了”来搪塞自己,承认这可能是个健康问题。
优先排查:首先到医院的内科或全科就诊,通过基础检查排除上述器质性疾病。
清晰沟通:告诉医生你的疲劳有多严重、持续了多久,以及任何其他的身体不适。
请记住,持续的疲劳不是意志力薄弱的体现,而是身体在拉响警报。别让“我好累”成为一句无力的感叹,让它成为你寻求帮助、重获活力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