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呵护肠胃:常见胃病的预防与日常养护

时间 :2025-03-14 作者 :陈秀秉 来源: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在我们身体所有器官中,胃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那个,它既不像心脏那样的“存在感”,也不像大脑那样被赋予“核心地位”,当胃出现问题时,整个人的状态都会受到影响。饭吃不好、觉睡不香、情绪低落,这些都可能与胃功能失调有关,那么常见的胃病有哪些呢?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有效预防和养护呢?

一、常见的胃病类型与成因

胃病并不是单一的病,而是多种胃部问题的统称,常见的包括慢性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多由长期饮食不规律、偏食辛辣、精神紧张或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饭后胀、胃口差或隐痛;胃溃疡则是胃酸腐蚀黏膜后形成的损伤,常在饱餐后出现烧灼样疼痛,成因与吸烟、饮酒、长期服用止痛药有关,也常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食管反流主要表现为反酸、烧心、咽喉不适,多与吃得太饱、饭后平躺、肥胖等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则常见于年轻群体,检查时无明显异常,但仍有胃胀、早饱、恶心等不适,常与压力过大、作息紊乱有关。

二、日常生活中如何养护好肠胃

日常养胃,其实不需要太复杂的方法,而是从每一顿饭、每一个习惯中做起。

2.1吃饭要有时间感,别饿一顿撑一顿

胃也有自己的节奏,如果经常忽饿忽饱,会打乱胃酸分泌的节律,让胃黏膜不断处于刺激或空转状态,三餐尽量定时,哪怕工作再忙,也要简单吃点,给胃一个“交代”。

2.2控制食量,慢慢吃才是真养胃

一口气吃得太多、太快,不但加重胃负担,还容易出现胃胀、反流,每顿饭吃七八分饱,咀嚼次数多一点,让食物在嘴里和唾液充分混合,胃才不用辛苦“加班”。

2.3多吃点“性格温和”的食物

像小米粥、南瓜、山药这类食物,软、糯、好消化,对胃黏膜非常友好,尽量少碰辛辣、油炸、生冷或太酸的东西,特别是空腹状态下,这些刺激更容易伤胃。

2.4烟酒越少越好,尤其别空腹喝酒

吸烟和饮酒对胃的伤害是“双重打击”,烟草会破坏胃的保护层,酒精则刺激胃酸增加。空腹喝酒,更容易引发胃出血或黏膜损伤,保护胃,从放下香烟和酒杯开始。

2.5清晨喝点温水,饭后别急着躺

早上起床喝一杯温开水,能帮助胃肠慢慢“启动”,也有助于排便,吃完饭后,别立刻瘫在沙发或床上,稍微走一走、坐一会儿,有助于预防胃食管反流。

2.6心情别太大起大落,胃才不会跟着闹情绪

很多人一生气或一焦虑就胃疼,这不是巧合,而是因为情绪直接影响胃肠神经,如果经常紧绷、易怒或抑郁,胃功能也会变差,规律作息、适量运动、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才能真正“养好胃,也养好心”。

三、预防从细节做起,这些习惯请记牢

很多胃病并非一夜之间发生,而是生活中一个个不经意的小习惯慢慢积累而成,日常养护不必复杂,关键是坚持落实在细节上。

早餐一定要吃好,小米粥、鸡蛋、全麦面包这些温和又营养的食物能为胃“打个底”;晚餐不宜过晚或吃得太饱,避免夜间胃部负担过重。咖啡提神虽好,但别空腹喝,以免刺激胃酸分泌。吃饭时尽量保持安静、专注,不边吃边玩手机。此外,若有反复胃痛、消化不良,或家族中有胃病史,应主动做一次幽门螺杆菌筛查和胃镜检查,早发现才能早处理。

四、关于护胃的几个常见误区

不少人对护胃存在误解,反而在好心“养胃”时让胃更受伤,例如有人觉得只吃面条最养胃,其实长期单一饮食会造成营养失衡;还有人等到胃疼、反酸才重视,其实很多胃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等症状出现往往已拖了很久;牛奶虽然能短暂中和胃酸,但对乳糖不耐受或胃酸反流的人反而是负担。一些人一感觉不适就自己吃药,特别是长期用抑酸药,会掩盖真正的问题,耽误及时诊治。真正的护胃,靠的是了解身体、调整习惯,而不是迷信经验。

五、总结

肠胃不像手机没电能充,损伤后修复慢,甚至不可逆。它不是你“扛一扛”就能好的器官,而是需要每天细心维护的伙伴。胃病的预防与养护,并不靠奇迹,也没有捷径,而是从规律生活、均衡饮食、良好情绪这些小事做起。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