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冬季皮肤瘙痒怎么办?

时间 :2025-03-07 作者 :何显科 来源: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冬季,当寒风裹挟着干燥的空气席卷而来,许多人都会陷入一个令人苦恼的困境——皮肤瘙痒。这种瘙痒感如同无数小虫在皮肤上爬行,让人忍不住抓挠,可抓挠之后,皮肤往往会变得更红、更痒,甚至出现抓痕和血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那么,冬季皮肤瘙痒究竟是怎么回事?又该如何应对呢?

一、冬季皮肤瘙痒的成因

1.皮肤干燥是“元凶”

冬季气温低,空气湿度大幅下降,这使得皮肤表面的水分更容易蒸发。皮肤角质层中的水分含量降低,就会变得干燥、粗糙,失去原有的弹性和光泽。干燥的皮肤就像干涸的土地,容易出现裂纹,刺激皮肤内的神经末梢,从而引发瘙痒感。而且,冬季人们洗澡的频率可能不会像夏季那么高,但有些人为了追求干净,会使用过热的水洗澡,或者使用碱性较强的肥皂、沐浴露,这些都会进一步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加速皮肤水分的流失,加重皮肤干燥和瘙痒。

2.血液循环变慢

寒冷的天气会使人体血管收缩,导致皮肤血液循环减慢。皮肤的营养供应主要依靠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不畅,皮肤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和氧气,新陈代谢也会受到影响,皮肤的抵抗力下降,就更容易出现瘙痒等不适症状。尤其是老年人,他们的皮肤血管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在冬季更容易因为血液循环问题而引发皮肤瘙痒。

3.疾病因素作祟

除了外界环境因素,一些疾病也可能在冬季诱发或加重皮肤瘙痒。例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较高,会影响神经和血管的功能,导致皮肤感觉异常和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另外,肝胆疾病患者体内胆汁淤积,胆汁中的胆盐会刺激皮肤神经末梢,引起瘙痒。还有,一些皮肤疾病,如湿疹、银屑病等,在冬季也容易复发或加重,导致皮肤瘙痒。

二、应对冬季皮肤瘙痒的方法

1.做好皮肤保湿是关键

保湿是缓解冬季皮肤瘙痒的基础。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保湿产品至关重要,一般建议选择含有天然保湿因子(如透明质酸、神经酰胺等)的护肤品,这些成分能够有效地锁住皮肤水分,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在使用保湿产品时,要注意涂抹的时间和方法。最好在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此时皮肤的毛孔还处于张开状态,能够更好地吸收保湿成分。涂抹时要均匀地覆盖全身皮肤,尤其是四肢、肘部、膝盖等容易干燥的部位。

2.正确洗澡有讲究

冬季洗澡不宜过于频繁,一般每周洗2- 3次即可。洗澡水温不宜过高,以37℃- 40℃为宜,过热的水会洗去皮肤表面的油脂,加重皮肤干燥。洗澡时间也不宜过长,控制在10-15分钟以内。在洗澡用品的选择上,应尽量避免使用碱性强的肥皂和沐浴露,可以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沐浴产品。洗完澡后,要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皮肤,然后立即涂抹保湿产品。

3.合理饮食来助力

饮食对皮肤的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冬季应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和水分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坚果、梨、苹果等。维生素A能够促进皮肤黏膜的修复和再生,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皮肤免受自由基的损伤。同时,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这些食物会加重皮肤的瘙痒感。此外,还要注意多喝水,每天至少饮用1500- 2000毫升的水,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

4.穿着舒适很重要

冬季穿衣要注意选择柔软、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穿着化纤、毛料等容易刺激皮肤的衣物。新买的衣物最好先清洗一遍再穿,以去除衣物上的化学物质和灰尘。在室内时,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一般将室内湿度保持在40%- 60%为宜。

5.及时就医莫拖延

如果皮肤瘙痒症状严重,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仍不能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开具一些外用药物或口服药物来缓解瘙痒症状。对于一些由疾病引起的皮肤瘙痒,还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冬季皮肤瘙痒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却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只要我们了解其成因,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就能够有效地缓解瘙痒症状,让我们的皮肤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保持健康、滋润。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用心呵护自己的皮肤,告别冬季皮肤瘙痒的困扰。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