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脑梗死早期识别方法与急救护理措施

时间 :2025-02-14 作者 :李娇娇 来源:威海光华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疾病。由于其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若不能及时识别并采取正确的急救护理措施,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掌握脑梗死的早期识别方法与急救护理措施,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脑梗死的发病原理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从而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常见的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这些因素会导致脑血管内膜受损,血液中的脂质、血小板等物质在受损处沉积,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或者心脏内的栓子脱落,随血流进入脑血管,造成脑血管栓塞,最终引发脑梗死。

二、脑梗死早期识别方法

脑梗死发作前并非毫无征兆,许多患者在发病初期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表现。

1、面部

患者可能会突然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松弛,嘴角歪斜,原本对称的面容变得不再协调。当患者微笑或做表情时,这种不对称会更加明显,就像脸部的一侧失去了控制,无法正常做出相应的表情动作。

2、语言表达

原本能流利说话的人,可能会突然变得言语不清,说出的话含糊难懂,就像嘴里含着东西一样;或者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想说的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只能发出一些无意义的音节,让人难以理解其意图。

3、肢体活动

患者的一侧肢体可能会突然变得无力,比如手臂无法正常抬起,手中拿着的物品会不自觉地掉落;腿部行走时感觉沉重,迈不开步子,甚至走路时会突然向一侧歪斜,出现失衡的情况。有些患者还会感到肢体麻木,仿佛有无数小蚂蚁在皮肤上爬行,失去正常的感觉。

除了这些明显的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视力模糊、眼前发黑、头晕目眩等情况。视力模糊并非是像近视那样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而是眼前仿佛蒙着一层雾,看东西模糊不清,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视野缺损,只能看到部分范围的景象。头晕目眩则会让患者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旋转,这种感觉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和恐慌。

三、脑梗死急救护理措施

一旦怀疑有人发生脑梗死,现场急救至关重要。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拨打急救电话,清晰准确地告知患者所在的具体位置、症状表现等信息,以便急救人员能尽快赶到。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尤其要避免晃动患者的头部,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以轻声安慰,缓解其紧张情绪;若患者已经昏迷,要平稳放置在平坦的地方,让其仰卧,头部适当抬高15°- 30°偏向一侧,同时,解开领口、领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引发窒息。若患者佩戴假牙,应及时取出,以防假牙脱落误入气道。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跳、意识状态等生命体征,记录发病时间,这些信息对医生后续诊断和治疗十分关键。

、急救禁忌事项

在急救过程中,切勿随意给患者喂水或喂食。脑梗死发作时,患者的吞咽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强行喂食很容易导致食物误入气管,引发窒息或肺部感染。同时,不要盲目给患者服用药物,一些人可能认为某些药物能起到急救作用,但未经医嘱的用药不仅无法缓解病情,还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干扰后续医院的精准治疗。

五、送医与治疗

救护车到达后,陪同人员要向医护人员详细描述患者发病的具体时间、症状表现,以及患者既往病史、过敏史等重要信息,帮助医生快速诊断。患者送至医院后,需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如头颅CT、磁共振成像、心电图等,以全面评估身体状况。目前,静脉溶栓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在发病后的4 - 6小时内进行效果最佳,可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流。对于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机械取栓术也能有效开通堵塞血管。治疗后,患者还需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等,促进身体功能恢复。

脑梗死的早期识别与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当危险来临时,才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反应,为患者赢得生机,守护好我们和家人的健康。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