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主管药师讲解高血压用药注意事项

时间 :2025-02-14 作者 :刘明丽 来源: 济南市机关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高于正常水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慢性疾病,需长期规范管理控制病情。科学使用降压药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但用药过程中需关注诸多细节。今天,主管药师将结合专业知识,为大家详解高血压用药的核心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安全地管理血压。

一、误区不少:这些服药习惯要小心

1.看心情服药:血压升了才想起药

高血压治疗中,服药依从性直接影响病情控制,但临床发现不少患者存在“看心情服药”的误区。这种随意性操作会造成血药浓度波动,诱发血压反跳性升高,增加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并发症风险。而人体血压存在昼夜节律和“晨峰”现象,长效降压药物需在每日固定时间服用以维持稳定血药浓度,短效药物也应依据血压波动规律分时段服药,切勿让“随性服药”成为健康隐患。

2.靠别人推荐:邻居吃什么我也吃什么

在高血压用药领域,“跟风吃药”是常见误区之一。不少患者看到亲友服用某种降压药效果好,就盲目效仿忽视了高血压治疗的个体化用药原则。要知道,不同个体的血压水平、病程长短、并发症类型存在显著差异,这意味着降压药物的选择必须基于个体化病理生理特征,综合考虑患者年龄、肝肾功能的因素,结合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不同类别药物的作用机制,制定针对性用药方案。唯有精准评估个体病情,才能让降压药物科学匹配患者病理状态以保证治疗安全有效。

二、药师支招:日常控压的黄金法则

1.不抢不换不加减,用药规则先记牢

“不抢不换不加减”是高血压用药安全的基本准则。“不抢”指遵循药物代谢规律,长效降压药需每日固定时间服用,不可随意提前、延后服药时间。“不换”要求个体化治疗原则,不同种类的降压药物作用机制存在差异,随意更换可能造成血药浓度波动。“不加减”关乎剂量安全,擅自增加药量可能引发低血压,自行减少药量容易造成血压控制不佳,增加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因此,用药前需提前咨询药师,依据医嘱科学用药,如此才能让降压药物发挥最大效能。

2.血压日记记起来,自己也能当“监控员”

家庭血压监测是高血压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患者要养成记录“血压日记”的习惯,直观地掌握自身病情变化。建议患者每日固定时段测量血压,此时数据可反映药物长效作用的持续性。测量时需注意保持姿势统一,坐位时背部挺直、双脚平放于地面,上臂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每次测量2-3遍取平均值,避免单次误差干扰判断。之后,要记录所测量的血压数值、心率及服药情况,若出现头晕、乏力的不适症状也需同步标注,为医生调整用药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三、对症指导:科学预防与干预策略

在高血压管理中,科学预防与干预要结合个体病理特征综合施策。高血压常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病症,因此,药物选择需兼顾降压与靶器官保护。另外,特殊生理状态下用药需谨慎调整。妊娠期高血压禁用ACEI/ARB,可在多学科评估下选用拉贝洛尔。哺乳期女性需关注药物乳汁分泌,必要时调整用药。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动态监测指标,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使用经肝代谢的CCB需减量,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用利尿剂需按肾小球滤过率调整剂量,避免蓄积。

与此同时,并发症早期预警至关重要。如果患者活动后胸闷、夜间呼吸困难,药师要及时提醒患者可能出现心脏损伤情况,需查超声心动图。药师还要提醒血压持续不达标者警惕继发性高血压,建议患者转诊筛查肾动脉狭窄。药师在用药时也要关注不同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用药。初诊患者要明确“终身治疗”理念,避免擅自停药。血压波动者需记录用药、饮食、运动日志,辅助分析影响因素。

高血压管理是场漫长且充满挑战的“持久战”,要求患者要有极大耐心并采用科学方法。作为药师,我们始终致力于用专业知识为患者拆解用药困惑、预警潜在风险,让每次服药都成为守护血管健康的精准行动。愿我们携手在高血压防治的道路上步步为营,共同书写健康长久的生活篇章!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