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治疗如何选择

时间 :2025-02-14 作者 :​ 李元瑞 来源: 嘉祥县中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腰椎间盘突出的困扰。无论是办公室白领长期久坐,还是体力劳动者频繁弯腰搬重物,腰椎间盘一旦“出问题”,常常会引发腰腿疼痛甚至行走困难。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治疗逐渐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热门选择。

一、常见的微创治疗方式有哪些?

1、保守类微创

保守类微创治疗多采用高科技物理手段或化学作用,直接作用于突出的椎间盘结构或者其周围组织,从而达到减压、消炎、缓解神经刺激的目的,其强调减少对正常组织的干扰,不进行大范围的解剖或切除操作,通常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患者在术中保持清醒,能实时反馈感受,这种操作方式提升了治疗过程的安全性。相比传统外科手术,保守类微创对身体整体负担较轻,对于年纪较大或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更具吸引力。操作过程通常在影像设备引导下进行,医生通过精确定位病变部位,运用极细的针管将能量或药物作用于突出部位,使其体积缩小、压力减轻,从而缓解因神经受压所引发的不适。

2、介于微创和手术之间的方式

介于微创和手术之间的方式与传统手术最大的差别在于不需要切除大量骨质结构,也不需要对周围软组织造成太大扰动,因此在术后恢复周期上较短,感染风险较低,大多数患者可以在短期内下床活动,逐步恢复基本生活功能。它适用于那些影像学检查已显示突出明显、压迫较明确、反复保守干预无效的患者,但症状尚未发展到瘫痪或严重肌力丧失阶段。这类患者通常会表现出较强烈的腰腿痛,甚至在卧床休息后仍无法缓解,影响到工作效率和日常生活,病情如果继续发展,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神经损伤,因此需要在及时干预的基础上寻找一种既能解决病灶又不造成过多干扰的方式。此时,这一类介于微创与手术之间的治疗技术就成为许多患者的选择之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医生会在精确定位病变部位后,利用细长的器械在非常狭小的通道内进行操作,目的是将突出的髓核部分移除或减压,缓解神经受到的压迫,进而改善症状。

3、微创融合术

微创融合术更侧重于在解除神经压迫的同时,解决由于结构退变导致的椎体不稳等深层次问题。微创融合术借助现代医学影像设备和专业导向系统,在较小切口内实现相同的目标,保留尽量多的正常组织结构,减少术后粘连和感染的风险,提升患者的恢复速度。术中医生通常需要在明确定位病变椎节后,通过特殊通道将融合器械和支撑材料准确置入椎间空间,同时进行神经根减压,使原本压迫的区域获得放松。该过程对医生操作稳定性有极高要求,对仪器精准度也有严格依赖,往往需要专业培训背景和较高的团队协作能力才能顺利完成。微创融合术的另一个关键点在于术后的融合效果,这指的是手术区域内植入的骨材料是否能与周围骨骼牢固结合,从而形成稳定的骨性桥接结构。

二、如何科学选择治疗方式?

无论症状轻重、病程长短、既往用药情况是否理想,治疗都应在充分理解病变特征的前提下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在长期劳损、姿势不良或者退行性改变等多重因素累积下逐步形成的结构失稳表现。因此,准确判断自身属于哪一类状态,是科学选择治疗方式的首要步骤。许多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希望得到一种“最安全、最有效、最省事”的标准答案,实际上这类问题从不存在统一模板。不同年龄及不同身体条件所适合的治疗方式很难用单一标准去划分,治疗建议必须来源于个体化分析。在治疗选择的过程中,医生的建议是核心参考,但患者本人的理解同样重要。一些人在接收到医生推荐后,由于对某种治疗的误解、恐惧或者被他人经历所影响,往往对建议产生怀疑,甚至擅自做出完全不同的选择,这种基于情绪和经验的决策方式极容易导致治疗失败或者延误恢复周期。

总之,腰椎间盘突出虽然常见,但治疗绝不是千篇一律。微创技术为患者提供了更灵活的治疗选择,但前提是要因病制宜。然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不只需要患者自身对方法有基本了解,更离不开专业医生的全面评估。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