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体检前必看!抽血化验的 “黄金时间” 和 “禁忌清单”

时间 :2025-02-14 作者 : 李凯 来源:聊城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体检是守护健康的重要防线,而抽血化验作为体检中最基础也最关键的项目之一,其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医生对身体状况的判断。但你知道吗?想要拿到精准的抽血化验结果,“黄金时间” 的选择和严格遵守 “禁忌清单” 缺一不可。

一、抽血化验的 “黄金时间”

(一)清晨空腹是关键

大多数抽血项目都要求清晨空腹进行,这是因为经过一夜的休息,身体处于相对基础代谢状态,此时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成分比较稳定,受饮食、运动等因素干扰小。一般来说,空腹时间需保持在8 - 12 小时,建议前一晚8点后不再进食,可少量饮水(不超过200毫升)。清晨6 - 9 点是最佳抽血时段,这个时间段人体的激素水平、血糖等指标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检测结果更能真实反映身体状况。

(二)特殊项目的时间要求

除了常规空腹抽血外,部分特殊检查项目对抽血时间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例如,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时,需要在空腹状态下先抽一次血,然后在口服含75克葡萄糖的糖水后的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分别抽血,以监测血糖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情况,从而准确判断是否存在糖代谢异常。还有一些激素水平检测,如女性的性激素六项检查,通常建议在月经来潮后的第2 - 5 天进行抽血,这个阶段属于卵泡早期,能更好地反映卵巢的基础功能状态;而检查黄体功能时,则需要在排卵后一周左右抽血 。

二、抽血化验的 “禁忌清单”

(一)饮食禁忌

高油脂食物:在体检前 3 天,应避免食用过于油腻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肥肉、动物内脏等。这类食物富含大量脂肪,食用后会使血液变得浑浊,出现 “脂血” 现象,影响血脂、肝功能等检测项目的结果。

高糖食物:体检前应减少糖果、蛋糕、甜饮料等高糖食物的摄入。高糖饮食会使血糖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不仅影响空腹血糖的检测结果,还可能对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产生干扰。

酒精:体检前一周应严格禁酒。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代谢,饮酒会影响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可能会出现升高的情况,容易被误认为是肝脏存在病变。

高蛋白食物:像豆类、肉类、海鲜等高蛋白食物,在体检前也不宜大量食用。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可能使血液中的尿素氮、肌酐等指标升高,影响肾功能检测的准确性。

(二)生活习惯禁忌

剧烈运动:体检前 2 - 3 天应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身体会处于应激状态,导致体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酶类物质升高,同时也会引起血糖、血压波动,影响多项血液指标的检测结果。

熬夜:熬夜会打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内分泌系统和新陈代谢,导致激素水平失衡,进而使血糖、皮质醇等指标出现异常。长期熬夜还可能导致肝功能受损,使转氨酶等指标升高。

滥用药物:除非是必须服用的药物(如降压药、降糖药等),一般在体检前 3 - 5 天应停止服用其他药物。许多药物会在体内代谢,影响血液成分,干扰检测结果。例如,服用抗生素可能会影响血常规中白细胞的检测结果;

(三)其他注意事项

情绪调节:抽血时保持平稳的情绪也很重要。过度紧张、焦虑可能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进而使儿茶酚胺、皮质醇等激素分泌增加,影响血液检测指标。

特殊人群:孕妇、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在体检抽血时更要格外注意。孕妇在进行某些检查时,如唐筛、糖耐量试验等,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抽血;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空腹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弱,在空腹期间如果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的人群,在停药或调整用药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因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加重 。

掌握抽血化验的 “黄金时间” 和严格遵守 “禁忌清单”,是获取准确体检结果的重要保障。下次体检前,一定要牢记这些要点,让体检真正成为我们健康的 “守护者”。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