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众多科室中,介入导管室是一个神秘而又充满挑战的地方。这里没有普通病房的喧嚣,却弥漫着紧张与严肃的氛围;这里没有手术室的无影灯,却有着同样关乎生死的较量。而在这场较量中,介入导管室护士就像一群铅衣下的无声英雄,默默地为患者的生命通路保驾护航。
一、铅衣之重,责任更重
介入导管室护士的工作环境特殊,他们需要长时间穿着铅衣。铅衣是他们在X射线辐射环境下的“保护伞”,能有效阻挡大部分辐射,保护身体免受伤害。然而,铅衣的重量可不轻,一件普通的铅衣重量在10—15公斤左右,相当于背着两袋大米进行工作。在手术过程中,护士们要穿着铅衣站立数小时,这对他们的体力和耐力是极大的考验。
尽管铅衣沉重,但介入导管室护士们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因为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比铅衣更重。每一次介入手术,都关乎着患者的生命健康,他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专注和警惕,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从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到手术中的密切配合,再到手术后的护理观察,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
二、术前准备,细致入微
在患者进入介入导管室之前,护士们会仔细核对患者的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手术部位、过敏史等,确保万无一失。同时,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药品和耗材,并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保证其正常运行。
对于患者来说,介入手术往往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介入导管室护士会主动与患者沟通,用温和的语言安慰他们,向他们介绍手术的过程和注意事项,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他们会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和温暖,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在手术室环境的准备上,护士们也会严格把控。他们会调节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手术环境。同时,对手术台、器械台等进行严格的消毒,防止感染的发生。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他们对患者的关爱和对工作的严谨态度。
三、术中配合,精准默契
介入手术是一个团队作战的过程,介入导管室护士与医生之间的配合至关重要。在手术过程中,护士们要时刻关注医生的操作需求,及时准确地传递器械和药品。他们需要熟悉各种介入手术的操作流程和医生的习惯,做到与医生心有灵犀,配合默契。
在手术中,护士们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处理。
此外,介入导管室护士还要负责手术中的物资管理和设备操作。他们要确保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药品供应充足,及时更换和补充。同时,熟练掌握各种介入设备的操作方法,如血管造影机、高压注射器等,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四、术后护理,关怀备至
手术结束后,介入导管室护士的工作并没有结束。他们要将患者安全地送回病房,并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详细介绍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注意事项。
在患者回到病房后,护士们还会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他们会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功能。对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穿刺部位出血、感染等,护士们会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
五、心理支持,温暖相伴
除了专业的护理技能,介入导管室护士还非常注重对患者的心理支持。患者面对疾病和手术,往往会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护士们会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给予他们鼓励和安慰。他们会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让患者看到康复的希望。
在手术过程中,护士们会陪伴在患者身边,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力量。术后,护士们也会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介入导管室护士,这群铅衣下的无声英雄,用他们的专业、责任和爱心,为患者的生命通路保驾护航。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医者的仁心和担当。让我们向这些铅衣下的英雄们致敬,感谢他们为守护生命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