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扭伤脚踝怎么办?错误处理可能加重损伤

时间 :2024-10-18 作者 :付艳艳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哎哟!"随着一声痛呼,你从台阶上踉跄着摔下来。低头一看,脚踝已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肿起,像刚出锅的馒头般圆润。此刻热心同事可能递来红花油,闺蜜说要赶紧热敷,还有人建议你立即做康复训练——停!这些看似好心的举动,可能正在把你推向二次伤害的深渊。数据显示超过60%的踝关节损伤患者因不当处理导致恢复期延长。

一、急救黑名单:这5个动作最危险

1.疯狂揉搓伤处

很多人觉得揉搓能活血化瘀,其实刚受伤时小血管正在"漏血",这时候揉搓就像在破洞的水管上又踩了一脚。特别是老人常说"把淤血揉开",反而会加重肿胀。

2.急着用热毛巾敷

刚受伤48小时内严禁热敷!热敷会让血管扩张,相当于给肿胀部位"火上浇油"。就像煮鸡蛋时突然开大火,蛋清会迅速凝固成硬块一样,热敷会让组织液渗出更严重。

3.立即擦红花油

那些闻着就很辛辣的药油或药酒,其实含有大量活血成分。想象一下在出血的伤口上倒辣椒水是什么感觉?这些药物会加剧内出血,让脚踝肿得更夸张。更危险的是有些人擦完药油还要裹保鲜膜"加强吸收",这相当于给肿胀部位套上增压舱,可能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

4.忍着痛继续走路

有人觉得"走两步活动开就好了",这可能是最危险的操作。崴脚瞬间,脚踝里的"橡皮筋"(韧带)可能已经出现裂痕,强行活动就像把裂开的橡皮筋继续拉扯,可能造成完全断裂。

5.马上做拉伸训练

短视频里教的那些康复动作,在急性期做等于伤口撒盐。有人崴脚后立即做弹力带训练,结果原本1个月的恢复期硬是拖了半年。还位患者跟着视频学"脚踝复位",结果把关节囊扯破了,最后只能打石膏固定。

二、正确急救四步走

记住"停冷压抬"这个崴脚急救口诀,简单有效:

停:立即找地方坐下,把脚悬空别碰地,像对待易碎品一样小心。如果周围没座椅,可以背靠墙壁慢慢滑坐在地上,千万别逞强走去找休息处。

冷:用袋装牛奶或冰镇饮料裹上薄毛巾,敷15分钟歇5分钟(注意别直接接触皮肤)。没有冰块时,便利店买罐装冷饮也能救急。有个小技巧:用皮筋把冷敷袋固定在脚踝,解放双手打电话求助。

压:用弹性绷带从脚趾往小腿方向轻轻缠绕,力度以能塞进一根手指为准。如果手头没有专业绷带,把长筒袜剪开当临时包扎带也行。记住要露出脚趾观察颜色,如果发现脚趾发白发紫,说明绑太紧了。

抬:躺下把伤脚垫高到比心脏高的位置,可以用叠起来的被子当支架。坐车去医院时,记得把脚架在前排座椅靠背上千万别让伤腿垂着,这姿势能让肿胀速度降低40%

三、这些情况赶紧去医院

别以为崴脚都是小问题,出现以下信号时要立即就医:

  • 脚完全不能着地,轻轻一碰就剧痛(可能是骨折)

  • 脚踝变形或出现不自然的凸起(警惕关节脱位)

  • 整只脚发麻发紫,脚趾不能活动(神经血管可能受损)

  • 48小时后肿得像馒头,皮肤发亮发烫(可能有感染风险)

  • 休息三天后依然不能单脚站立(韧带严重损伤征兆)

  1. 脚踝复健的秘籍

脚踝复健要像熬汤一样循序渐进。头三天肿得像馒头时躺着用脚趾玩"夹豆子游戏",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不会扯到伤处。等肿胀消退大半,可以坐着用大脚趾在空中写名字,或者做空气蹬自行车的运动。但是要记住"疼痛是红灯"的原则,任何引起刺痛的动作都要立即停止。就像煲老火汤不能猛火快炖,每天坚持10分钟温和训练比一次猛练1小时更有助于重建脚踝的"安全防线"

脚踝不是橡皮泥经不起反复折腾,若脚踝扭伤处理不当留下隐患,就可能变成每逢下雨就隐隐作痛的"天气预报器",那些说"崴脚不是病"的人可能正默默承受着阴雨天发作的陈旧伤疼痛。请善待这对默默承受全身重量的"弹簧",它们还要陪你去看更大的世界。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