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经历一场手术,从麻醉的状态中慢慢苏醒过来,常常会感觉嘴巴干得像沙漠,舌头也仿佛变得又厚又重,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来给大家好好讲讲。
1麻醉苏醒后口干舌燥的原因
1.1药物作用
在麻醉过程中,医生会使用各类药物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像抗胆碱类药物,它能抑制副交感神经的活性,而唾液腺的分泌受副交感神经控制。当副交感神经活性被抑制,唾液腺接收不到足够的分泌信号,唾液分泌量就会大幅降低。口腔内缺乏唾液的润泽,自然就会让患者在麻醉苏醒后感到口干舌燥。
1.2呼吸方式改变
手术时,为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医生会给患者插上气管插管。正常呼吸时,鼻腔能对吸入空气加湿,让进入呼吸道的空气变得湿润。但气管插管越过鼻腔,使干燥空气直接进入体内。随着呼吸运动,口腔内的水分持续被干燥空气带走,口腔黏膜的水分流失加快,进而加剧了口干舌燥的感觉。
1.3禁食禁水
手术前,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禁食禁水。长时间不摄入水分,身体整体处于缺水状态,口腔作为身体一部分,水分也会相应减少。而且手术过程中,身体会通过出汗、呼吸等途径流失水分,进一步加重缺水情况。口腔内水分不足,就会引发口干舌燥,且这种不适在苏醒后会更加明显。
2口干舌燥带来的不适
2.1口腔难受
麻醉苏醒后,口腔的干燥感十分明显。嘴唇仿佛被胶水黏住,微微张开就有紧绷感。舌头像是被风干,变得僵硬且沉重,在口腔内活动时滞涩不顺畅。每一次开合嘴巴,都能感受到口腔黏膜之间的摩擦,这种干涩的触感持续存在,给患者带来不间断的不适,进而影响情绪,让患者在术后本就虚弱的状态下,增添不少焦虑与烦躁。
2.2吞咽困难
当唾液分泌因麻醉大量减少,吞咽这个日常简单动作变得异常艰难。咽口水时,能明显感觉到喉咙处有强烈的异物感,仿佛有团棉花堵在那里。若是需要进食,食物通过喉咙时会产生摩擦和卡顿,每一口吞咽都伴随着不适,严重阻碍患者术后正常进食,而营养摄取不足又会影响身体恢复进程。
3缓解口干舌燥的方法
3.1适量饮水
在医生许可的前提下,患者可通过少量多次饮水来缓解口干。每次饮水时,仅需一小口,让水缓缓滋润口腔和喉咙。喝水频率可设定为每15-30分钟一次,依据自身感受灵活调整。这样的饮水方式既能及时补充手术中身体流失的水分,又不会给刚经历手术的肠胃增添过多负担,有助于身体平稳地恢复水分平衡,减轻口干舌燥的不适。
3.2使用湿棉签或纱布
倘若还未被允许喝水,家属可发挥关键作用。准备好湿棉签或湿润的纱布,动作务必轻柔,轻轻擦拭患者的嘴唇、口腔以及舌头。这一简单操作能为患者带来即时的湿润感,有效缓解干燥带来的不适。擦拭时一定要格外小心,避免因用力不当而损伤脆弱的口腔黏膜,让患者在无法饮水的阶段也能保持一定的舒适感。
3.3含漱口水
选择不含酒精的温和漱口水是个不错的办法。让患者取适量漱口水含在口中,鼓动脸颊,使漱口水充分接触口腔各个部位,保持一段时间后再吐出来。漱口水不仅能清洁口腔,去除异味,还能持续保持口腔湿润,抑制细菌滋生,降低口腔感染的风险。但要注意控制含漱次数,避免过于频繁,防止破坏口腔内的正常菌群平衡。
3.4调整室内湿度
病房环境对缓解口干也有影响。可以借助加湿器提升室内空气湿度,将湿度维持在40%-60%的适宜范围。合适的湿度能显著减少口腔水分的蒸发,使患者在呼吸时,口腔不再快速失去水分。这样一来,从外部环境角度为缓解口干舌燥创造有利条件,让患者在相对舒适的湿度环境中更好地恢复。
结语:
麻醉苏醒后出现口干舌燥是常见现象。知晓背后原因,在医生的建议下,采用合适的缓解措施,能有效减轻不适,助力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