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康复医学:脑血管疾病患者的 “隐形拐杖”

时间 :2025-01-17 作者 :尚慧 来源: 山东 东营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在我国,脑血管疾病是导致居民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不幸遭遇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脑出血后,患者往往面临身体功能的严重受损,生活仿佛陷入了无尽的黑暗。然而,有一种力量如同隐形的拐杖,悄然支撑着他们重新站起,逐渐找回生活的信心与希望,这便是康复医学。

脑血管疾病后的身体困境

脑血管疾病发作后,患者的身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肢体运动障碍是最为常见的,有的患者一侧肢体变得软弱无力,无法正常抬起、行走,甚至连简单的抓握动作都难以完成。语言功能也常常受到影响,可能出现说话含糊不清,难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听不懂别人的话语。还有些患者会有吞咽困难,进食喝水都变得异常艰难,容易发生呛咳,严重影响营养摄入。另外,认知功能下降也不容忽视,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性格也可能发生改变。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使其依赖他人照顾,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急性期康复:抓住黄金时机

在脑血管疾病发病后的急性期,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时,康复医学便开始介入。此时的康复治疗主要以预防并发症为主。比如,通过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防止压疮的发生;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肢体被动活动,保持关节的活动度,预防关节挛缩。看似简单的操作,却为后续的康复治疗奠定了重要基础。早期的康复介入能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就像为重新连接受损的电路提供了可能,让身体的各项功能有机会逐渐回归正轨。

恢复期康复:全面功能提升

进入恢复期,康复治疗全面展开。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训练方案。对于肢体运动障碍的患者,从最基础的床上翻身、坐起训练,到借助助行器进行站立、行走练习,逐步提高肢体的力量和协调性。同时,利用各种先进的康复设备,如减重步态训练仪,帮助患者在减轻体重负担的情况下进行步行训练,纠正异常步态。作业治疗则侧重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教他们如何自己穿衣、洗漱、进食,通过反复练习这些日常动作,让患者逐渐恢复独立生活的能力。语言治疗师针对有语言障碍的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语言训练,从发音、词汇到语句表达,逐步改善语言功能,让患者能够重新顺畅地与人交流。吞咽治疗师通过吞咽训练手法和吞咽辅助器具的使用,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吞咽功能,解决进食难题。

后遗症期康复:维持与改善

即使进入后遗症期,康复医学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恢复的速度可能会变慢,但通过持续的康复训练,仍然可以维持现有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进一步加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功能。例如,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康复训练可以提高其肢体的耐力,增强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家庭护理负担。

康复医学,希望之光

康复医学作为脑血管疾病患者的 “隐形拐杖”,在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调整心理状态和改善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康复医学的介入,脑血管疾病患者能够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与尊严。在未来,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相信会有更多脑血管疾病患者从中受益,拥有更健康、更有质量的生活。康复医学对于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是黑暗中的明灯,是支撑他们重新站立的隐形拐杖。它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更能给予患者和家属心理上的慰藉和希望。通过科学、系统的康复治疗,许多脑血管疾病患者能够重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开启新的生活篇章。所以,当身边有人遭遇脑血管疾病时,请不要忽视康复医学的力量,及时介入康复治疗,为患者的康复之路点亮希望之光。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