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警惕心肌梗死,守护心脏活力

时间 :2024-08-23 作者 :马文超 来源:潍坊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在生活中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而心肌梗死作为其中一种严重的病症,更是需要我们高度警惕。了解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对于预防其发生和在关键时刻采取正确措施至关重要。

一、心肌梗死是什么

心肌梗死,简单来说,就是心脏的部分心肌由于长时间缺血导致心肌细胞死亡。我们的心脏就像一个强大的泵,需要持续不断的血液供应来维持其正常运转。冠状动脉是为心肌供血的主要血管,如果冠状动脉出现问题,比如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等,就会阻塞血管,使心肌得不到充足的血液和氧气,进而引发心肌梗死。

二、心肌梗死的症状

(一)胸痛

胸痛是心肌梗死最典型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压榨性、闷痛或紧缩感,就像有一块巨石压在胸口。这种疼痛一般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范围可大可小,有时会向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或上腹部放射。疼痛往往持续时间较长,超过15 - 20分钟,且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不能完全缓解。这与心绞痛有所不同,心绞痛的疼痛一般持续较短,经休息或用药后可较快缓解。

(二)其他伴随症状

除了胸痛,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与胸痛同时存在。呼吸困难可能是由于心肌梗死导致心脏功能受损,肺部淤血引起的。

三、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

(一)血脂异常

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过高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二)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对血管壁造成持续的压力,损伤冠状动脉内皮。这种损伤使得脂质更容易沉积,同时也会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变窄。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比血压正常者高出数倍。而且血压波动越大,对血管的损害越严重,心肌梗死的风险也就越高。

(三)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体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使糖化血红蛋白增加,这种物质会改变红细胞的物理特性,使其更容易黏附在血管壁上。同时,高血糖还会促进炎症反应,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其他危险因素,进一步增加了心肌梗死的发病几率。

(四)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多种不良影响。尼古丁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的负担。长期吸烟的人患心肌梗死的风险明显增加,而且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风险越高。

(五)肥胖

肥胖不仅会增加心脏的负担,还与多种代谢紊乱有关。肥胖常伴有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等问题,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大大增加了心肌梗死的发病风险。

(六)不良生活方式

长期过度劳累、精神紧张、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方式也是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脏的耗氧量。缺乏运动则会使身体的代谢功能下降,脂肪堆积,心血管功能减弱。

四、心肌梗死的预防

(一)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对于预防心肌梗死至关重要。应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适量摄入鱼类,尤其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深海鱼,有助于降低血脂。此外,控制盐的摄入量,避免高盐饮食导致血压升高。

(二)控制危险因素

对于患有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治疗,控制病情。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降脂、降压、降糖药物,定期复查,使各项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三)戒烟限酒

戒烟是预防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之一,要限制酒精摄入,过量饮酒会损害心脏和血管,增加心肌梗死的发生几率。

(四)适度运动

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代谢,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运动要循序渐进,长期坚持。

(五)保持良好的心态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对心脏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在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