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这些急救护理技巧,你一定要了解哦

时间 :2024-08-12 作者 :高阳阳 来源:德州市陵城区妇幼保健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生活中很多事情我们总觉得可以等等,但人生无常,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到来。最怕的是,当身边有人出现意外,却不知道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只能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眼看生命一分一秒倒数,最终错过了宝贵的抢救时机。

每年9月的第二个周六是“世界急救日”,意在呼吁大家重视急救知识的掌握,希望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与技巧,在事发现场能够挽救生命和降低伤害程度。那到底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关键时刻救己救人呢?这篇文章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急救护理技能。

1、呼吸困难急救

突然喘不上来气,应该怎么办?急救步骤如下:

1)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应首先松解衣领,保持气道通畅;如有气道分泌物或异物应及时清除。

2)安抚患者,应保持安静,避免情绪紧张以防加重呼吸困难。

3)取半卧位或坐位,减少疲劳及耗氧,此法可减轻急性心衰引起的呼吸困难。

4)家中如果有吸氧条件,可立即给患者吸氧。

5)尽快拨打120,并说明具体情况。

2、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很重要。一旦碰到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除了及时拨打120,我们还可以这样做:

(1)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无反应立即求救呼叫120;

2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和脉搏,患者无呼吸无脉搏需要马上开始心肺复苏;

3)让患者仰卧在平实的硬质平面上,摆正体位,施救者双手交叠,双臂伸直,垂直向下用力并有节奏的按压30次;

4)清除患者口腔内的假牙、分泌物及异物等,捏住患者鼻子,包住患者口唇快速将气体吹入;

5)进行30次按压后,再进行2次人工呼吸,连续5组心肺复苏后检查患者呼吸、心跳是否恢复;

6)如果抢救成功,即可终止心肺复苏;若未恢复,则继续5组循环再次判断生命体征,直至抢救成功或医护人员接替为止。

3、烧伤急救

面对烧伤患者,要采取以下措施:

1)确保烧伤部位远离火源,及时脱掉表面衣服;

2)用流动水冲洗烧伤部位,至少冲洗1520分钟,直到疼痛减轻;

3)用干净的毛巾或纱布覆盖烧伤部位,以防止感染。

4、骨折急救

一旦怀疑有骨折,需要立刻停止活动,采取以下步骤:

1若患者是轻度无伤口的骨折,可用冰块进行冷敷,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2若患者是开放性骨折,通常情况伤口处会有出血。应先止血再包扎后固定。

3利用周边的硬质物体固定受伤肢体(如:木板、树枝、纸箱等);

4)有条件者,可给患者提供止痛药,并尽快送往医院。

5、中暑急救

在夏季,中暑是一类常见的急症。如果有人中暑,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将患者移到阴凉的地方躺下,松解衣物,同时抬高双脚,以增加脑部血液供应;

2)给予患者补充水分;

3)用湿毛巾或海绵擦拭患者的皮肤,以降低其体温;同时用扇子吹风,加速散热。

6、中毒急救

中毒情况大体分吸入和误服,需要及时处理。处理中毒的详细步骤如下:

1)吸入性中毒者:立即带患者远离毒源,搬运至空气新鲜处,松解衣领,注意保暖。有条件者可进行吸氧;严重者进行人工呼吸。

2)食物中毒者:立即用手指、筷子触压患者咽部进行催吐;并及时拨打120,提前告知医师摄入毒物的名称、中毒时间、量,及时就诊。

7、窒息急救

室息多是由于喉部被阻塞而难以呼吸。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如下处理:

(1)脱离不良环境,松解患者过紧衣物,使呼吸可顺畅;

2轻拍患者背部或用手指清除口、鼻、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异物;

3)拨打急救电话呼叫专业的医生来帮助处理;

4)如果室息者失去意识,立即判断是否有呼吸脉搏,并对其进行急救。

8、低血糖急救

低血糖是一种危害性巨大的疾病。以下是低血糖急救的步骤:

1)如果是轻度低血糖,可以口服几粒糖块、几块饼干、半杯糖水,一般十几分钟低血糖症状就会改善;

2)如果患者出现神志不清,不可再喂食,以免窒息;应立即送往医院急救。

9、溺水急救

淹溺进程很快,抢救不及时一般4-6分钟即可心脏骤停,因此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1)脱离溺水环境。

2)将溺水者放平,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物,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3)对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10、触电急救

电击伤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情况,触电后的急救应进行如下处理:

1)关闭电源。迅速拔去电源插座,关闭电源开关,切断电流;

2)挑开电线。施救者可站在干燥的木板或塑料板等绝缘物上,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笤帚等绝缘物将接触患者的电线挑开;

3)对于呼吸、心脏骤停者应立即移至通风处,平躺、头向后仰,松解衣领、裤带,清除口鼻分泌物及异物行心肺复苏术;

4)同时拨打120,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急救科普知识,掌握这些急救知识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也希望大家平时多多关注急救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急救能力,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保驾护航。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