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关注新生儿黄疸,呵护宝宝健康!

时间 :2024-07-24 作者 :陆小柳 来源:广西工人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出现黄疸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是家长朋友不要过度担心,可以通过了解黄疸的病因来进行预防和治疗。

1. 新生儿黄疸的产生原因

医学上把未满月也就是出生28天以内的新生儿黄疸称为新生儿黄疸,也叫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且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于皮肤、黏膜、巩膜的黄疸这样一个为特征的一种现象。主要产生原因有: 

生理因素婴儿黄疸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有关,包括胆红素生成相对较多;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能力不足;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差;胆红素排泄能力缺陷;肠肝循环增加。因此,有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在生后第1周,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病理因素因过多红细胞的破坏及肠肝循环增加,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常见病因有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肠肝循环增加、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等;且胆汁排泄障碍也可引起。

母乳喂养对于新生儿来说,因母乳中含有一定量的孕二醇激素,可能会对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产生不良影响。从而抑制胆红素正常代谢和排泄,导致黄疸的出现。此外,维生素E缺乏和低锌血症也可引起此现象。

2. 生理性黄疸的处理方法

2.1晒太阳

可以多让新生儿晒一晒太阳,由于紫外线的照射,能够进一步加快黄疸的消退。但需注意,由于新生儿的皮肤较为娇嫩,在晒太阳时需要做好保护措施

2.2奶量充足供应

尽早开奶,保证充足的奶量供给,从而能够加速胃肠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可以促进体内胆红素随大便一起排出但也不要让新生儿出现一次性吃得过饱

2.3服用药物

如果上述处理的效果不明显,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新生儿服用一些益生菌,比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能够调节肠道菌群,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有利于黄疸的消退。

3. 病理性黄疸的处理方法

3.1蓝光治疗

  通过蓝光的照射治疗是现在大多数医院针对新生儿黄疸的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医院通过照射适当剂量的蓝光来除去婴儿皮肤表面的胆红素,从而治疗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方法是具有一定的反弹的可能,所以应该对孩子的状态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反弹就说明孩子的黄疸得到了彻底的治愈。

3.2药物治疗

  一般对于病理性黄疸的治疗还可以选择让新生儿适当服用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针对婴儿病理性黄疸的药物考虑到婴儿本身身体免疫偏弱,所以一般都没有太大的副作用,可以放心进行使用。

3.3其他情况治疗

大部分的病理性黄疸都比较的轻微,所以可以用日常的、缓和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比如给婴儿多饮用一些水,可以通过婴儿自身的排泄系统来达到排除的作用。

4. 母乳性黄疸的处理

如果婴儿出现母乳性黄疸的情况,是因为母乳中含有比较多的葡萄糖醛酸苷酶,从而促进了胆红素的代谢,引起肠道内未结合的胆红素增加从而引起黄疸。此时可以暂停母乳喂养几天,一般可以得到缓解。

5. 新生儿黄疸的预防和护理

胎黄常因孕母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黄,故妊娠期间,孕母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婴儿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密切观察心率、心音、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需进行换血疗法时,应及时做好房间的空气消毒,备齐血及各种药品、物品,严格操作规程。

结语:

黄疸虽然发病率高,但是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能够得到良好的恢复,因此了解黄疸相关知识很有必要。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