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前不知道作何准备?拔牙后医生的医嘱记不牢?别着急,接下来和我们一起来了解拔牙过程及前后的注意事项吧!
1拔牙过程
(1)麻醉:拔牙手术的第一步是麻醉。医生会在需要拔牙的区域注射局部麻醉药,使该区域的神经麻痹,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麻醉药物通常在注射后3-5分钟内起效。
(2)分离牙龈:医生会使用牙龈分离器或探针,紧贴牙面插入龈沟内直达牙槽嵴,先分离唇颊和舌侧,然后再分离邻面,确保牙龈与牙齿完全分离。
(3)挺松牙齿:医生会使用牙挺,将牙挺的刃插入牙的近中根与牙槽嵴之间,以牙槽嵴为支点,通过旋转、嵌入、撬动的力量逐步使牙齿松动移位。
(4)拔除患牙:在牙齿松动到一定程度后,医生会使用牙钳夹住患牙,通过摇动、扭转和牵引的力量将牙齿拔出。根据患牙的情况,可能需要采用劈开、增隙、去骨等方法来辅助拔牙。
(5)处理拔牙创面:在拔牙后,医生会清除拔牙创内的碎骨片、碎牙片等残留物,然后对创口进行缝合,以促进愈合。
2拔牙前
(1)患者自身准备
①患者拔牙前一天要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术前适量饮食,不要进食过饱。但也不能饿着拔牙,因为要打麻药,避免引起不适。
②正式拔牙前要做好心理建设,不要紧张,我们要相信医生,也相信自己,对于疑惑的地方要及时询问,并与医生提前建立好信息交流的方式(例如举手表明有疼痛等),避免拔牙过程中无法说话而导致不能有效交流。
(2)系统疾病对拔牙的影响
①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和老年患者拔牙术前要控制好血压、血糖,否则不能进行牙拔除术。
②心脏病患者:此种情况较为复杂,需要向医生详细交代病史并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医生做心功能评级,决定是否需要预防用药,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应禁止拔牙。
③甲状腺功能亢进和肾脏疾病患者,需要将相应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进行拔牙。
④肝炎:急性肝炎期间应暂缓拔牙,慢性肝炎导致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需在专科门诊进行药物治疗后才可进行拔牙。
⑤长期口服抗凝药的患者应在拔牙前于相关医师指导下制定特殊的拔牙方案,避免拔牙后因凝血功能差而出现术后出血过多甚至无法止血。
⑥此外还有处在感染急性期,患有恶性肿瘤,造血系统疾病(血液病),或长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都需要做相应的检查和评定来决定手术与否以及实际方案。
⑦处在特殊时期的女性:一是月经期:原则上不能进行拔牙,以免术后出血过多。二是妊娠期:在备孕前应提前做好口腔检查,对于要拔除的牙应尽量在妊娠期前拔除,在孕期如因特殊情况需要拔牙,应选择在怀孕4-6个月期间进行拔牙较为安全。
3拔牙后
(1)遵循医嘱,拔牙后要咬住压在伤口上的消毒棉球或纱布,以达到压迫伤口、帮助止血的目的,要坚持半小时以后才能吐掉。
(2)拔牙后24小时内一般不要漱口,更不能刷牙,若急于漱口刷牙,则有可能将血块漱掉、刷掉而造成再出血,或引起牙窝空虚而导致疼痛难忍的“干槽症”,延长痊愈时间。
(3)不要常用舌头舔伤口或用力吸吮伤口,防止伤口损伤引起感染,或使伤口上的血凝块脱落,影响凝血过程而造成不断出血。
(4)拔牙后两小时可以进食,但应注意吃些流质类食物,不可喝热开水或进食过烫、过硬的食物。
(5)拔牙后数日不要吸烟,因为香烟的烟雾对拔牙伤口也会产生有害刺激作用,影响凝血过程,亦不可饮酒或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疼痛或出血。勿用未经消毒的纸、棉花、牙粉等塞入拔牙伤口内。
(6)用药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拔牙后稍有疼痛是正常现象,可酌情服用止痛片。
(7)牙齿拔除后若伤口出血不止或不时吐出血块,可采取简单的止血方法,诸如用洁净的冷毛巾或蘸冰水的纱布敷于拔牙一侧面部,局部血管遇到冷刺激会自行收缩而止血。也可以用消毒棉球或纱布塞于伤口上,稍用力咬住,即可止血。如果不能控制,要尽快请医生处理。
一次成功的拔牙需要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守护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