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是外科疾病治疗的核心手段,而手术护理对患者的手术进程及康复过程等具有显著影响。术前准备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等心理,也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术后护理更是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提高生活质量。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普外科常见病手术护理的注意事项吧。
一、需要进行普外科手术治疗的通常有哪些病?
需要普外科治疗的疾病很多,比如急性阑尾炎、胆囊结石及胆管结石、疝气、痔疮、结直肠癌、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等。
二、术前准备有哪些?
1、心理准备
术前心理准备尤为重要,手术对于患者来说往往是一次重大的身心考验,要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畏惧等负面情绪,尽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医生的技术和自己的恢复能力。
2、饮食准备
术前饮食的调整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恢复。一般来说,手术前需要禁食一段时间,具体时间根据手术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胆囊结石手术等就需要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饮,主要是防止麻醉或手术过程中呕吐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此外,患者还应在术前避免进食过多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手术的风险。
3、生活习惯调整
术前患者应该戒烟、戒酒,有些手术需要吸烟者术前2周戒烟,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呼吸道因分泌物过多而阻塞气道。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营养失调、体液不足的要加以调整,以免影响手术的进行和术后的恢复。
4、手术区皮肤的准备
充分清洁手术区皮肤,剃除毛发,手术前一天协助患者沐浴、清洗等,更换清洁衣物。
5、术前检查
术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如血常规、大生化、血型鉴定与配血、肝肾功能、药敏试验、心电图等,有些需要超声检查或放射性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患者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检查,并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药物过敏史。
6、术前用药
术前患者可能需要服用一些药物,如抗生素、止血药等。这些药物有助于预防术后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并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有药物过敏史。
三、术后护理要注意哪些事项?
1、伤口护理:术后伤口的护理非常重要。患者应该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避免触摸伤口或揭掉伤口上的敷贴。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伤口护理,并注意观察伤口的变化情况。如有渗液、红肿、发热或疼痛加重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反馈给医生,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给予适当的包扎和换药。
2、疼痛处理: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疼痛不适,医生会根据情况为您开具相应的止痛药物。您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并及时向医生反馈疼痛情况,以便调整用药方案。
3、饮食调整:术后饮食的调整有助于身体的恢复。一般来说,通常在手术后的几天里,患者需要逐渐恢复饮食,从液体食物开始,然后过渡到软食和正常饮食,初期患者需要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随着身体的恢复,逐渐增加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鱼、肉、蛋等。同时,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
4、适当运动:在康复过程中,适当的运动对于恢复非常重要,但也需要注意休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包括活动的范围和强度等,进行适量的活动和体力锻炼,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预防血栓等并发症。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或负重,以免引起伤口裂开或其他不良后果。
5、药物管理:如果患者有某些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术后请告知医生,并按照医嘱继续使用或停止使用。同时,遵守医生开具的用药指导,按时服药,并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6、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血栓形成等。患者应该密切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同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如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
7、心理调适:手术可能会带来身体的不适和疼痛,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沮丧、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必须通过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更好地去适应。此外,参与一些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阅读等,也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