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能反应肝脏情况的检查多种多样,但很多时候都会在医生开的单子里看到B超的身影。由于B超在肝脏疾病诊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其高频超声波的应用,医生可以对肝脏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从而及早发现和诊断各种肝脏疾病,那为什么医生会喜欢用B超来辅助诊断呢?
因为B超检查对于患者的身体完全没有伤害,更没有痛苦,可以说是非常安全的存在。而且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实质器官,是最适合通过超声进行诊断的。但是,在临床诊断上还是出现有不少的患者对于B超到底能检查什么不是很了解。下面我们详细介绍下B超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B超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性
1.提供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超声波(B超)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通过探头对患者身体进行外部扫描,无需进行任何刺入或切开操作,因此可以避免许多与有创检查相关的风险和不适。这种无创性质使得B超检查特别适用于那些对其他影像学检查不适合或不愿接受有创操作的患者,如儿童、孕妇或老年人。同时,由于B超检查过程简便、安全,并且无辐射,因此可以进行多次复查,有助于监测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的评估,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2.提供高分辨率的影像:B超技术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清晰地显示肝脏内部结构和组织特征,包括血管、胆管以及肝脏实质等。其高频超声波能够穿透体表组织并被不同密度的组织反射,形成清晰的图像,从而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肝脏病变的性质和范围。这种高分辨率的影像不仅有助于诊断各种肝脏疾病,还能够指导肝脏穿刺活检等治疗操作的实施,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
3.为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B超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以帮助医生在肝脏疾病的早期阶段发现病变,并为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对肝脏结构、形态和血流情况的全面观察,医生可以及时发现肝脏病变的征兆,如脂肪肝、肝纤维化等,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阻止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早期诊断还有助于降低治疗成本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肝脏疾病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B超在各类肝脏疾病中的应用
1. 诊断肝脏状态肝纤维化
B超能非常清楚地地反应肝病患者的肝脏状态:是否出现纤维化的情况,如果在检查期间肝脏的形态和密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就说明目前肝脏或许已有纤维化的预兆。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接受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肝脏真实状态。并且尽早接受治疗,只有这样才能预防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2.诊断肝脏囊肿
肝囊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且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增高。常规通过B超可以发现,也可见肝脏多处囊肿。
肝囊肿不会恶变,大家不要过分惊慌,一般对于直径小于5厘米、没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只需要定期复查B超即可。
3.诊断肝硬化
肝硬化的患者的肝脏的大小、密度、形状较以前健康的肝脏会有很大的区别,肝脏会明显缩小。一般表现包括肝脏萎缩,肝左叶肥大,表面凹凸不平,成锯齿状,肝包膜增厚,肝边缘角变钝不规则。肝脏实质的变化,包括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有些可以看见结节等。
4、诊断脂肪肝
通过B超检查,可以通过肝脏的脂肪含量直接判断患者是否得了脂肪肝,一般而言,不同程度的脂肪肝,肝脏含的脂肪量也不同,轻度(含脂肪5~10%)、中度(含脂肪10~25%)和重度(几乎所有肝细胞均发生脂肪变)。
5.发现肝癌
肝癌是肝脏内的实质性病变,小肝癌在B超上以低回声多见,较大的肝癌可表现为中等回声或稍高回声,表现边缘表现为一圈低回声晕。此外,多数肝癌可呈现出较明显的动脉血流信号。当然,B超诊断肝癌并非特异,不是很明确,一般建议发现情况,马上通过上腹部增强核磁来确诊!
总结
总之,B超对肝脏疾病有重要诊断价值,但不能根据B超结果判断肝脏炎症的轻重和原因。弥漫性肝病也好,肝实质光点增粗也好,其实与肝脏病情并无太大的关系,必须由有经验的医生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才能做出正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