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中药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中药文化,了解中医,通过中药治疗疾病,但是我们对中药还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会影响我们用药。我们今天就来纠正一下我们对中药的“误解”。
1、误区一:中药就要买贵的
现代人盲目追求“贵”,认为越贵就代表这个药材越珍贵,药效就越好。其实这就是对中药的误解。我们知道,中药最重要的是药效的搭配,而且中药一般都是草本植物,每一种植物的药性和特点都不一样,不同的植物对应不同的病症,有的草药很便宜,但只要对症,就能把病治好,而有的草药很珍贵,也很昂贵,但是病症不需要这样的药材,即便使用了也没有用,反而对治疗病症有影响。
中药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每一个人的用药都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一种病,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那用药的剂量、种类就有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于中医来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有效的,我们在治疗中一定要遵从医嘱,千万不要盲目用药,以免耽误治疗。
2、误区二:老药方肯定有用
这个误区其实和第一个误区有点类似。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身体素质也会发生变化,原来的老药方针对以前人的身体情况和社会环境,现在医学在发展,科技也很发达,很多疾病的特点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还是要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待病症,根据自己目前的情况来制定药方,不能盲目的迷信老药方,没有依据的药方不仅不会把病治好,还有可能会延误病情。
3、误区三:中医就等于中药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以中医的阴阳五行、气血津液、五脏六腑等理论为基础,气、血、津、精为人体的组成,通过望闻问切四法,分析病因病机,确定病症、分型,从而确立治法治则,后运用各种中医传统疗法,如中药、针灸、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指导、治疗或调理身体。
所以,中药只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但中医不仅包括中药,还有针灸、拔罐、推拿、药浴、刮痧、食疗等各种方法,这些方法也可以很好的治疗疾病、调理身体,所以中医就是吃中药的观念过于片面了。
4、误区四:吃中药治疗慢
很多人都会认为中药的疗效很慢,需要长时间服用中药调理才行,所以很多人急于治病,就不选择中药治疗。其实,中药和西药相比,中药更侧重宏观方面,而西药侧重微观方面,中药会把整个身体进行多方面的调理,所以看起来时间久一些,而中药直接对症,看起来药效更快。从表面的药效来看并不能完全判断药物的效果。
另外,中医在治疗一些急症方面很有奇效,例如针刺治疗急性疼痛往往一针见效,甚至对于急病的抢救方面,中医也有独到之效,如从古代的华佗针刺麻醉,到现今的参附汤药抢救心衰患者等等。
5、误区五:中药绿色无毒,可以随意服用
人们通常认为西药都有副作用,虽然能把病治好,但是副作用也会伤害身体。有很多人认为中药是无毒无害的,即便服用很多中药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
中药绝非有百利而无一害,只有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同时结合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来运用中药,才能够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如果不明药理,照本宣科,即使是人参这样公认的补益药物也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反之,如果运用得当,毒药也可以成为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
中药的好处有很多,大多数药物都是通过胃肠吸收进入血液,其代谢产物都必须经过肝脏解毒、分解而通过肾脏排泄,药物通过肝肾排泄期间,对肝肾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中药大多有害成分比较少,对肝、肾的损害非常小。中药外治施于体表,它可以随时观察其适应和耐受情况而决定是否继续使用。一般只要施治配药得当,是比较安全的。中药对胃肠道刺激也是比较小的。另外中药调理治疗疾病药效稳定,且容易达到根除疾病目的。
虽然有这么多的好处,但我们在用药的时候一定要让医生详细了解病情,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让医生开药,遵医嘱用药,这样才能发挥中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