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麻醉恢复室的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

时间 :2024-03-19 作者 :​ 房红波 来源: 山东省第一康复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icon_pdf证书

麻醉恢复室是指等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呼吸稳定,患者的意识清醒到一定的程度上,才可以转回病房。因此,麻醉恢复室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和安全,对麻醉恢复室的护理作出安全隐患预判,并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1. 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

(一)麻醉恢复室的抢救设备、物品准备的不充分,并且抢救设备也不能使用,抢救物品没有进行专业的管理和维护,就会影响抢救病人。

(二)麻醉恢复室一般都是急危重症的病人,病人的抵抗力低下,极容易感染,没有对设备进行严格无菌操作、病房没有进行通风等,引发各种交叉感染。

(三)病人术后出现躁动,护士没有预见性工作能力,不能对病人出现躁动时进行严格的约束,使病人坠床、自行拔出气管导管等不良行为。严重的躁动也会使病人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意外情况,处理不及时会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造成病人死亡。    

(四)护士不能及时的进行护理,工作粗心大意,临床经验不足,责任感薄弱等,不能及时发现病人的异常。

(五)病人经过漫长的手术以及大量输液,身体都会出现低温情况,转入麻醉恢复室的途中会增加病人的散热导致病人苏醒延迟以及呼吸循环抑制等情况。

(六)护理文书记录不清晰,病人的病情变化记录不明确。

(七)物品交接遗漏,病人的手术标本、衣物、检验单等没有及时交接,护理工作出现各种偏差情况。

(八)不能及时和病人的家属沟通,对病人不尊重或言辞不恰当等,容易引起护患纠纷。

(九)在转运麻醉恢复室的途中,病人依然会出现很多对病情不利的隐患,例如,呕吐物致呼吸道梗阻、呼吸骤停、静脉输液管路、气管插管等脱出,内脏二次出血等意外情况。

2.防范措施

  1. 抢救物品要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并且,在接收病人前仔细检查抢救物品,确定物品能正常使用,做好记录。

  2. 麻醉恢复室的设备物品、地面、台面都要进行严格消毒,直接接触病人的物品使用一次性的耗材,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所有无菌物品进行专人管理,认真检查消毒日期和无菌标识存档。

  3. 做好病人躁动的预见性工作,准备恰当的约束工具,一般是使用约束带对病人的腕部、膝关节上方的10cm处进行约束,用四头带固定胸腹部,松紧要适度,不要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安装好床档。保障各种引流管道的通畅并明确进行标识,对引流液的量和性质进行严密观察,及时发现病人的异常。

  4. 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使护士能够具备敏锐的反应能力,以及熟练使用各种监护仪、麻醉机等,做好微量注射泵的安全管理,和医生、麻醉团队协作。在接收病人时,麻醉恢复室的护士要向手术室巡回护以及麻醉师详细了解情况及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做好详细的记录。

  5. 在转运期间,减少病人身体暴露,做好病人肢体的保暖,防止体热散失。

  6. 在病人转运期间,做好各种管道管理,核对信息,途中密切观察。

  7. 护士也要学习相关法律常识,增强法律意识,对病人给予足够的尊重和正确的护理。

  8. 制定考核监督管理制度,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
    结束语

现代护理对护士有更高的要求,护士要具备丰富的临床医学、护理知识,同时还有具备社会、人文知识,临床护理工作的安全问题不仅影响病人的护理质量,对病人的生命健康也起到关键作用。因此,要减少麻醉恢复室的安全隐患,并对隐患及时作出防范,保障病人能得到良好的护理、优质的服务,使病人早日康复。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