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疾病都会引起发热,不少患有肿瘤疾病的患者也会出现发热症状。因为癌细胞在繁殖时是处于一个过渡期的,血液供应无法满足人体需要,就会出现大量癌细胞坏死液化,进而产生一些制热物质,会让患者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肿瘤热与普通发热有哪些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病因不同
肿瘤性发热通常是由于肿瘤坏死因子引发的内源性发热,肿瘤压迫或损害体温调节中枢,导致患者身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发生异常,进而引起发热。也可能是肿瘤本身和治疗所致机体免疫功能损伤或免疫抑制所引发的感染,导致发热。而普通发热通常是由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或者中暑等原因引起的。
2病程不同
由肿瘤引起的发热持续时间会比普通发热要长,一般会达到数周以上,并且发热的症状时轻时重。如果患者本身伴有感染的话还可能会出现持续高烧不退的情况,在感染消除了之后还不会退热,还会持续发热。而普通发热都是一般在一周左右就会退热。
3体温情况不同
肿瘤热和普通发热的体温情况存在差异,肿瘤热大多没有高温,体温大多数是低于38℃。而肿瘤热发热时通常在每天的固定时段,患者可以提前做好退热措施予以应对。而普通发热通常患者体温比较高,体温短期内可以快速上升,有的甚至会超过40℃。
4伴随症状不同
肿瘤发热一般会伴随肿瘤本身导致的症状,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消瘦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胸闷、气短、多汗等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寒战、高热等症状,还可能会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5检查方法
肿瘤热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常规检查抽血检查血常规时,可显示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等与细菌感染相关的项目无升高,但也并不绝对。偶尔会因肿瘤负荷较高,肿瘤因子释放增加,表现为白细胞升高的情况。而普通发热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会出现升高。
6治疗方法不同
肿瘤性发热多与肿瘤代谢异常有关,因此在治疗时应以控制肿瘤为主。对于肿瘤发热的患者,要进行抗肿瘤治疗,如手术、化疗、靶向等治疗,使肿瘤病灶得到有效控制。对于肿瘤性发热情况,患者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片、对乙酰氨基酚片、吲哚美辛胶囊等药物,就可以达到迅速缓解的目的。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冰敷、温水擦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此外,还可以采用中医中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因为中药能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可以很好地控制癌细胞扩散,防止复发和转移,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而普通发热多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的,需要使用药物控制感染,以促进恢复。对于普通发热患者可以使用冷敷、温水擦浴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治疗。还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7预后不同
肿瘤热一般预后较差,患者的生存期较短。而普通发热如果能够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较好,患者的生存期较长。
8 其他
对于肿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熬夜,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西红柿等,有助于补充机体所需营养,从而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缓解病情。如果患者不适症状加重或是出现其他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总之,虽然肿瘤热和普通热都会引起发热的症状,但二者在病因、病程、体温、症状、检查方法、治疗以及预后等方面有存在差异,为此在诊断和治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具体判断。一旦患者常出现发热情况,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正规检查和治疗,避免病情延误,同时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与过度劳累,以免影响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