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大约有1%—2%的女性妊娠期接受麻醉,阑尾炎、卵巢扭转、外伤是比较常见的手术适应证,但是偶尔也有妊娠期间接受心脏和神经系统手术的情况。如果想要对母体和胎儿提供具有较高安全性的麻醉,就要全面掌握妊娠期三阶段的生理和药理变化特征,而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母体和胎儿发生危险。大部分的人没能了解妊娠期麻醉的影响、需要注意的各项内容,下面进行简单介绍和普及,希望为更多人提供帮助。
麻醉对妊娠期造成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妊娠期麻醉造成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麻药对胚胎的致畸作用,具体是指药物潜在的损伤胚胎染色体或改变胚胎癌基因,但是麻醉药物这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另外一方面是麻醉使孕妇的生理功能发生变化。
妊娠期早期胚胎自然流产率比较高,在10%-15%的范围内,疾病本身就会影响胎儿,导致实际统计麻醉药物引起的胎儿丢失率很难统计。相关研究表明,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下麻醉技术水平高,全麻后妊娠结局良好,这就意味着麻醉本身引起的孕妇并发症概率小,胎儿的丢失率比较低。
对胎儿丢失的主要原因进行总结,就会发现是疾病本身,并不是麻醉药物引起。妊娠期呼吸和循环功能发生一定的变化,麻醉期间一定要十分警惕胎儿缺氧及孕妇低血压状态。妊娠期心率增加,心排出量增加;血容量增加40%,红细胞增加25%,极易发生生理性贫血的情况;子宫增大,压迫盆腹腔大血管,导致回心血流减少。不仅如此,妊娠期耗氧增加,因为增大的子宫使腹腔压力升高,孕妇每分通气量增加,潮气量就会增加30%—40%,存在出现代偿性碱中毒的可能性,手术过程中还要加强超期表末CO2的监测。出现低血压这种情况时,需要增加静脉补液,同时还要让患者左侧卧位,增加静脉回流。
妊娠期麻醉的注意事项
1因为妊娠期妇女比较特殊,手术麻醉的经过一定要保证稳定有效,尽量避免兴奋、挣扎、缺氧。麻醉手术过程中医生应保证轻柔准确,避免妊娠期妇女手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妊娠前6个月,存在流产的可能性。为了防止发生这种情况,就要在麻醉前后手机当地运用安定镇静药物和黄体酮保证安全。
2如果妊娠期麻醉出现低血压的情况,就会使子宫血流减少,进而就会导致胎儿缺氧。妊娠末期的产科手术,不适合选用腰麻这种方式,主要就是因为其平面不能进行很好的控制。硬膜外麻醉是使用率较高的一种麻醉方式,存在最终麻醉效果不佳的缺陷,但是并不会对子宫的收缩力造成影响、不会延长患者的产程。妊娠末期,因为硬膜外腔静脉丛增大,腔隙相对减小,麻醉平面过宽,所以对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进行应用,分次销量给药,这样能够对平面进行控制,不会让患者出现血压骤降的现象。针刺麻醉多用于剖腹产手术,对循环功能没有任何的抑制作用,不会导致血压下降。妊娠期手术还要格外注意仰卧位低血症候群的问题,仰卧位时妊娠的子宫对下腔静脉产生压迫,导致回心血量减少,极易出现低血压。对此,一定要让患者向左侧倾斜卧位,这样可以解除子宫对大血管的压迫,进而使血压回升。
3术前药常包括抑制误吸药物,如雷尼替丁、枸橼酸钠、甲氧氯普胺。一定要适当给予镇痛剂,防止母体和胎儿受到应激的不良反应。不能发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情况,深究原因就会发现其有导致动脉导管提前关闭的危险。但是,低剂量的阿司匹林,甚或一直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这方面比较安全。
4注意局麻药吸收后对胎儿的抑制。妊娠期麻醉应用局麻这种方法,最终的结果与全麻结果相比更优越。但是,局麻会使胎儿暴露于各种药物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同时呼吸道管理十分简单,失血量减少,其对母体和胎儿来说危险性有所降低。实际上,局麻最大的危险就是交感神经阻滞导致的低血压,降低子宫血流和胎儿灌注,对此一定要格外关注母体液体量和血压。硬膜外麻醉过程中,利多卡因的浓度和剂量一定要有所限制。
5全麻能够消除产妇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麻醉诱导迅速,低血压的发生率比较低,可以保持良好的通气,但是应明确极易呕吐、反流导致的误吸是最大的弊端。因此,实施禁食措施,麻醉前常规注射阿托品0.5mg。静脉注射格隆溴铵0.2mg,以此来增强食管的括约肌张力。
由此可见,明确妊娠期麻醉的危害、各个方面的注意事项,能够保证母体和胎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