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延续至今仍得以广泛应用,中药治疗的关键环节就是中药炮制,中药炮制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和处理,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草药的功效,接下来为你揭秘一下中药炮制。
修制
1.1纯净药材
首先要通过人工或机械手段,如挑、筛、簸、刷、刮、挖、撞等,除去其中的杂质,无用的部分和药效不一致的部分,以达到洁净和洁净的目的,这是原药材加工的第一道工序。
1.2粉碎中草药
通过捣、眼、研、磨、销、锉等方法将中药粉碎,使之达到一定的粉碎程度,以满足制剂及其它炮制工艺的需要,便于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利用。现在主要是用药磨或磨粉直接磨成粉,如人参粉,贝母粉,三七粉,黄连粉等。
1.3中药材的切制
用刀具把药切成片、段、丝、块等规格,用刀把药切成一定的规格,如片、段、丝、块等,这样既方便了药物的有效成分的溶解,又方便了其它的炮制,也方便了干燥、储存和调配时的称量。因药材性质或制剂的不同和临床需要,切制规格也不尽相同。
2.水制
2.1漂洗
方法是把药放入阔流水或长流水中,反复改变水的性质,去除其中的杂质、咸味和腥气。如将芦根和白茅根洗净其中的杂质,海藻和昆布去盐,紫河车去腥。
2.2浸泡
将药物质地松软或易被水泡失其有效成份,放入水中立即取下,则称“浸”亦称“沾水”;而把药物放入清水或辅料中,让水渗入,使药物变软,便于切割,或用来除去有毒物质和无用部位,称之为“泡”。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目的、季节、气温等因素,掌握好浸泡时间、搅动、换水的次数,以防止药材腐坏而影响药效。
2.3闷润
根据药材质地的质地,加工时的温度,不同的器具,采用浸润、洗润、泡润、晾润、盖润、伏润、露润、复润、双润等方法,使清水或其它液体辅料缓慢渗透入药材内部,使内外湿度均匀,便于饮片的切制。
2.4喷洒
对于一些不适合用水浸泡而需要湿润的,可以用喷雾法进行湿润处理,在煎药时,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喷酒、水、酒、醋、蜂蜜水、姜汁等辅料药液。
2.5水飞
就是利用药物在水中的沉淀作用,将药材极细的粉末分离出来,将不溶于水的药材碾碎后,放入乳钵、碾槽、球磨机等器皿中,加入水,一起研磨,再加大量的水,使粗粉末沉入水中,并将其与水混合,剩下的粗粉末经过研磨后再飞出。将其干燥为非常细小的粉末。用这种方法生产的粉体,不仅粒度细,而且在研磨过程中,还能减少飞粉的飞散损耗。
3.水火共制
3.1煮法
就是把药物放入锅内加水或辅料一起熬制而成,它能降低药物的毒性,增强药效,它又分残液煮法,如醋煮芜花,残毒以醋液吸尽为度;弃残液法,即将药物和辅料一起熬煮一段时间后,把药捞出来,弃去残渣,如用姜矾煮半夏半。
3.2蒸法
是一种利用水蒸气或添加物来蒸煮药物的方法,它区别于蒸法和加辅料蒸法,蒸煮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或强化药物的性质,降低其毒性。
3.3炖法
这种方法是蒸法的进化和发展,它是把药放在铁罐或搪瓷器皿中,加入一定量的辅料,然后用水煮一段时间,炖法不会使药材的药效流失,辅料的挥发,如熟地黄精等。
3.4婵法
就是将药物迅速放入沸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立即取出。常用于中药种子的去皮和多汁药品的干燥,如杏仁,桃仁,扁豆去皮,马齿苋,天门冬,以便于晒干储存。
结束语
中药在炮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严格遵守传统的制药方法和原则,要科学使用加工器具,相信通过阅读上述文章后,大家能够对中药的炮制过程有着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