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骨折是老年人常见外伤性疾病,老年髋关节骨折也被称之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患者的死亡概率比同龄人高3倍,所以麻醉医生一定要正确、科学地对患者进行麻醉管理。
一、麻醉前评估
在实施麻醉手术前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了解患者身体的具体情况,对患者麻醉手术的风险以及耐受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并且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提出相应建议。髋关节骨折属于限期手术,患者一般都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所以需要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镇痛评估,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在对患者进行评估的时候,要对患者的心血管、呼吸、血液系统、药物过敏史等多种内容进行综合评估,其中老年人的认知、感觉、功能以及衰弱状态等于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息息相关。如果患者存在其他疾病的话,更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在优化心肺功能的同时要注意不要过度评估。
二、麻醉选择
髋关节手术主要采用的麻醉方式有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要比全身麻醉更占据优势,椎管内麻醉对输血的需求更好,也能大大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但是采用椎管内麻醉的话更容易发生术后肺部感染以及静脉血栓的情况。如果患者对椎管内麻醉存在禁忌证的话,可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外周神经阻滞。但是具体选择哪一种麻醉方式还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药物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如果患者手术难度比较大,情况比较复杂的话,全身麻醉可能会优于椎管内麻醉。
1.麻醉术中监护
老年患者的年龄比较大,身体的各项技能开始降低,所以在手术中一定要对老年患者的各项身体机能进行密切监护。如果患者存在心血管疾病的话,要在手术期间特别关注心电监护,避免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等其他并发症。
2.术后管理
如果患者是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在手术结束之后一定要禁食禁水8小时以上,避免呛咳,在手术后最好采用去枕平卧的体位,避免患者在未清醒时呕吐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患者在进行髋关节手术之后,有85%的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中重度疼痛的情况,所以在结束手术后一定要进行术后镇痛。术后镇痛方式首选神经阻滞,其中包括腰丛阻滞、股神经阻滞、髂筋膜阻滞等多种镇痛方式。髋关节骨折患者在经过手术后需要长期卧床休息,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所以患者在手术之后应当进行常规抗凝,积极预防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
3.怎样预防老年髋关节骨折
导致老人出现髋关节骨折的常见因素就是骨质疏松和跌倒,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老年朋友需要注意防滑标识,在外出时穿适宜的鞋子,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使用拐杖辅助走路。在居家的时候室内光线要保证充足,避免由于阴暗环境所导致的跌倒,家具和生活用品不要经常变换位置,避免摔倒。老年人在日产生活中需要多吃一些富含钙的食物,保持营养均衡的饮食,可以多晒太阳,每天进行适当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和身体灵活性。在生病时不要滥用药物,尤其是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避免对自己身体造成影响。
结束语
髋关节骨折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十分致命的,在老人发生髋关节骨折之后,一定要第一时间就医,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在对老年患者进行髋关节手术的时候,也需要加强对患者的麻醉管理,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一定要积极预防髋关节骨折,防患于未然,保障自身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