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术结束后可快速苏醒。由于腹腔镜手术切口小,减少了对腹壁的刺激,不影响胃肠功能,所以腹腔镜手术具有恢复快、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目前,腹腔镜手术主要用于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卵巢肿瘤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胆胰手术等。由于腹腔镜手术时间短,所以在手术过程中要保持胸腔和腹腔内的气体压力平衡。
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1)呼吸监测:腹腔镜手术由于空间小,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因此,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前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及用药史,并根据其病情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对于有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及肺部感染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并做好相应的治疗准备。
(2)血压监测:腹腔镜手术需要使患者处于半卧位,因此会对其血压造成影响。临床上,患者常采用气管插管后留置鼻饲管的方式进行输注液体。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若有异常变化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另外,在使用呼吸机时,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如果血压出现异常,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3)心电图监测:腹腔镜手术需要麻醉后进行。因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呼吸机对患者的心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抑制。
一旦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护理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另外,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心电图变化情况,确保患者手术后的安全。
2.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低氧血症
手术前必须对患者进行低氧血症的监测。如果患者存在低氧血症,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吸氧浓度和频率。如果患者不存在低氧血症,但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可增加吸入气体的浓度。如呼吸频率、吸气时间、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发生变化,则可能是由于低氧血症引起。
在手术前应准备好氧气和氧气袋。手术开始时,应先打开氧气袋,打开面罩后再进行吸氧。如果患者需要延长吸氧时间,需要将氧气袋放置在患者的头部附近,使患者可以轻易地获得氧气,保证其安全和舒适。
同时还需要观察患者是否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此外,还应观察患者是否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有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如果发现患者存在低氧血症,应尽快将患者转移到抢救室进行抢救,如持续时间较长或无法缓解的话,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抢救。
3.监测二氧化碳水平
腹腔镜手术中监测患者的二氧化碳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患者的二氧化碳水平过高,会导致患者的脑缺氧,严重时会导致脑死亡。因此,要随时监测患者的二氧化碳水平,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采取措施。
5.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
在手术中,患者的意识状态也会对气体的管理造成影响。正常情况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浅麻醉状态,意识处于模糊状态,此时需降低潮气量或维持合适的吸氧浓度。如果患者处于深麻醉状态,其呼吸频率、幅度较浅,吸入气体的量不足时,会导致患者出现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情况。因此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需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
一般情况下,患者的意识状态为模糊、嗜睡、嗜睡等;若患者出现意识模糊、烦躁不安等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手术。另外,还需要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等。若出现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或异常等情况时,需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咳嗽等不良反应,一般是由于吸气时吸入大量的空气而导致。由于在吸气时会有大量的空气进入到患者的胸腔,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现象。在手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在手术结束前15分钟停止对患者的观察,防止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同时要避免对患者进行吸氧吸痰,因为吸氧会导致患者出现咳嗽,从而导致胸腔内的压力升高。此外,由于二氧化碳浓度高会引起酸碱失衡和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因此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和血压变化。当发现异常情况时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