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脑血管疾病患者如何减轻焦虑和抑郁?

时间 :2024-01-31 作者 :​ 战红艳 来源: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以及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脑血管患病率也处于明显上升的状态,而焦虑、抑郁属于脑血管疾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经有关研究报道显示,脑血管疾病后抑郁发生率高达40%-60%不等,这是因为脑血管疾病患者受自身疾病影响表现为神经系统紊乱以及心理活动失衡,对于患者治疗、康复、预后以及生活质量均具有直接影响。

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治愈以后大多伴有心理障碍,焦虑、抑郁属于常见类型,具体症状表现以及严重程度对于患者康复锻炼主动性具有直接影响,不仅会影响功能恢复,还需增加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率,如何减轻脑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已经普遍得到了重视。

 那么如何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呢

1)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

为解决患者心理问题,在发生抑郁等负性情绪时避免过于慌张,对于自身情绪正确接纳,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对于自身焦虑、紧张、恐慌等情况自行调节,向积极、乐观的方向发展。如果患者对于周围的人和事物无任何兴趣,表现为心情低落,还需做好自我调整,及时察觉并接纳,在必要情况下和亲朋好友主动沟通,确定自己出现负性情绪的原因以后共同解决,正确认识卒中以及焦虑、抑郁,建立心理防御机制,改善甚至避免焦虑、抑郁发生

2)适度运动

以患者病情允许为前提,每日展开有氧运动30min左右,例如慢跑、打羽毛球、爬山等,每周持续3-5d,这是脑血管疾病患者舒缓自身负性情绪的主要方式,在提高抵抗力、预防脑血管疾病所引起的并发症方面也具有确切效果。

3)丰富业余生活

患者可自行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分散注意力,可采取八段锦中医五音疗法等方式减轻焦虑感。或者采取和朋友聊天、聚会以及野餐等群体性社交活动,提升患者对于生活的兴趣,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4)调整饮食

饮食管理也具有减轻患者心理焦虑的效果,其中维生素B1和神经系统具有密切联系,在体内缺乏维生素B1时会导致患者情绪沮丧以及低落,为此可以多进食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包含糙米、黑米、豆类等。镁元素具有调节神经传递素血清素的效果,对于神经组织产生直接作用,在保持免疫系统健康的同时缓解负性情绪,香蕉、菠菜、坚果、柑橘类水果均含有一定的镁元素,推荐进食。总之,遵循低盐、低脂的饮食原则,尽可能少吃或者不吃辛辣、油腻类食物,严禁饮酒。

5)寻求专业帮助

焦虑、抑郁属于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果患者此症状较为严重还需接受专业治疗,建议患者寻求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的专业帮助,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

6)规律作息

均衡饮食、适度身体活动、早睡早起、睡眠充足均具有释放机体紧张感、放松思维以及身体的效果,也是抗焦虑、抗抑郁的前提。为此在日常生活期间脑血管疾病患者还需确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严禁进食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和饮品,此外避免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以及电子设备也可以放松心情。此外,良好的居住环境可以促使患者心情愉悦,有利于帮助患者病情及早康复,日常可在阳光较为充足的外面多晒阳光,促进机体内维生素D的分泌,这对缓解焦虑、抑郁情绪也具有一定效果。

小结

脑血管疾病较为严重,患者受疾病特点、并发症、负性生活事件、病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以焦虑、抑郁情绪较为多见。举例说明:卒中后抑郁属于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兴趣减退、情绪低落、睡眠障碍、思维迟滞,发生率为25%-76%,在发生卒中后抑郁以后脑卒中致残率以及病死率高达70%-90%,为此还需提高重视程度,促进患者预后改善。患者可学会自己接纳负性情绪,采取规律作息等形式疏解心理问题,在必要情况下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规范诊断和治疗,遵医嘱服药,改善负性情绪及预后效果,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