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手术期如何护理

时间 :2024-01-31 作者 : 余聪芝 来源: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随着临床诊疗水平不断提升,针对消化道早癌的治疗更加先进,不仅能够保障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够免除传统手术治疗的风险,对保障患者的预后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针对消化道早癌患者主要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效果显著。以下就围绕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论述,向大家科普相关的知识。

  1.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你了解多少?

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是一种通过内镜进行的微创手术方法,是在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MR)基础上发展来的新技术,主要用于治疗早期消化道癌症,如食管癌、胃癌和结直肠癌等。这项技术在我国的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并且在提高早癌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相较于的手术切除治疗,ESD能够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将较大的病灶完整、大块切除,并且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和可靠安全等优势,临床效果显著。结合实际治疗可发现,ESD具有以下优势:

1.1微创性

相较于传统的外科手术,ESD不需要开刀,因此对患者的身体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1.2安全性

因为ESD是微创手术,相较于传统手术能够免除开刀的风险,所以并发症和感染的风险较低。

1.3效果显著

结合实际治疗可发现,对于早期的消化道肿瘤,ESD可以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同的效果,不仅对患者的损伤较小,而且治疗效果显著。

1.4患者舒适度高

手术过程中患者通常只需要进行局部麻醉,因此患者的舒适度较高。

2.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手术期如何护理?

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一种通过内镜进行的微创手术,对消化道早癌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其中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所以在临床中需要特别重视。具体护理如下:

2.1术前护理

1)健康教育:在术前需要向患者解释ESD手术的过程、可能的并发症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并对患者的消极情绪以及疑虑等进行疏导解答,以保障患者配合度。

2)一般准备:术前需要确定患者病情,需要对组织病理学分型、病变范围、浸润深度以及是否伴有溃疡进行分析。同时术前需要进行基础检查,包括超声内镜、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检查,确保患者无手术禁忌。

3)胃肠道准备:针对上消化道患者需要禁食禁饮6—8小时;对于肠道病变者,术前3天尽量少渣饮食。术前需进行清洁灌肠或结肠灌洗,清除肠内容物,以减少手术中的干扰。

4)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缓解其对手术的焦虑和恐惧。

2.2术中护理

1密切配合:完成的ESD操作步骤包括染色、标记、粘膜下注射、沿标记剖开、切圆、剥离、整块切除病变、创面处理、标本固定送检,需要护理人员熟悉每个操作过程,快速协调配合医生,以缩短操作时间。

2)注意监测: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观察是否出现穿孔、出血等现象。

3)配合医生:术中若是出现穿孔现象需要先用金属夹夹闭,其中要注意金属夹的安装、张开、上夹需要一气呵成,并确保金属夹的方向与位置最佳。一般从两侧到中,由远至近,配合吸引。

4)术中给药:遵医嘱给予患者必要的术中药物,如镇静剂、止痛药等。

5)维持内镜视野清晰:确保内镜及光源的正常运作,随时清理视野中的分泌物。

2.3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术后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评估术后一般状况,如意识、疼痛、呼吸等。

2)观察并发症: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迹象。

3)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逐步进食,开始以流质食物为主,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和固体食物。

4)活动与休息:术后要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同时保证充足的休息。

以上即为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具体内容,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帮助到大家。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