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高血压药物选择有方法

时间 :2024-01-12 作者 :​ 王英 来源: 淄博市周村区北郊镇中心卫生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在早期,通过综合干预,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引发的各类危险问题。其中有效的控压手段便是降压药,但降压药也会伴随副作用。因此需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合理用药,规避风险,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接下来针对高血压的内容和选择药物的方法开展阐述工作,以便解决大家的知识盲区,提高大家对降压药使用的重视程度。

一、高血压是什么?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对心、脑、肾等会造成功能或器质性的损害,严重者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需要做好对患者血压的监测工作,合理用药,控制血压,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该病的治疗原则是减轻体重,控制脂肪的摄入,戒烟戒酒,减少钠盐的摄入。如果病情持续加重,高血压二级及以上的患者可使用降压药物进行控制,一般血压控制目标值是小于140/90mmHg,如果患者还伴随糖尿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目标是小于130/80mmHg

二、如何选择高血压药物?

1、用药原则

药物治疗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法,但药物的选择并不是盲目的,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小剂量用药。前期用药时从小剂量开始,可以逐步增加剂量。优先使用长效机制和联合用药。二,降压是硬道理。早降压早受益,长期降压长期受益。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三,个性化。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因此不要照搬其他患者的治疗方案,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四,为防止靶器官受损最好使用一次给药就持续24小时作用的药物。

2、各类药物应用及注意事项

目前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药物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为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在使用药物时要根据患者情况以及各种注意事项合理应用可以选择两种及两种以上的降压药物联合用药可以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利尿剂主要是通过利钠排水、降低高血容量负压来发挥降压作用,有着良好的降压效果,适用于高龄降压。如果患者伴有心力衰竭以及高盐摄入等情况,可以选择该药物。用药时需要注意要以中小剂量为主,避免大量用药引起电解质紊乱和糖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相对广泛,合理应用该类药物,可以保护心血管系统,新型药物增加了一氧化氮合成,可以扩张外周血管,更好的保护中心动脉压。需要注意的是,β受体阻滞剂会引发支气管痉挛、抑制性功能,如果患者有哮喘和呼吸道疾病等情况,需要避免使用该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引发代谢副作用,甘油三酯升高糖耐量下降,因此可以选择适应使用β1类受体阻滞剂有效控制对糖代谢的影响。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包括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对代谢无不良反应,适用于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患者。如果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应该避免使用该类药物。使用二氢吡啶类药物会引起头痛、面部潮红和踝部水肿的情况,使用非二氢吡啶引起的副作用有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功能抑制。在具体用药中要考虑到这些副作用,同时还要注意非二氢吡啶类与β受体阻滞剂的联合应用,可能会引发慢性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的问题。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不良反应比较少,常见的副作用有持续性干咳、血钾升高、血管神经性水肿,孕妇禁止使用。冠心病及合并心力衰竭、糖尿病、慢性肾病的患者首选该类药物。高血压症和双侧肾动脉狭窄者禁止使用。如果效果不佳,可以换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但不推荐两者联合应用。

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适合伴有慢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伴心功能不全、代谢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等患者。该药物可能会引发持续性干咳和血钾升高。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该类药物治疗时,需要提前检查血钾等情况,从小剂量开始用药。

总而言之,高血压患者需要到医院做好检查工作,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医生沟通交流,选择合适药物,谨遵医嘱进行用药。明确药物的适应症和不良反应,尤其是伴有各种并发症的患者,要及时与医生交流,避免盲目用药。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