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一种严重呼吸道疾病。年龄越小,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越高,且患病后危险性较高,尤其是佝偻病、体弱儿、贫血、营养不良以及有先天畸形的新生儿,更容易患上肺炎。由于新生儿的呼吸器官和功能还没有完全成熟,一旦没有及时治疗,便极易诱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甚至死亡,新生儿肺炎给宝宝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那么,您知道新生儿肺炎应如何护理吗?下面就请您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探究新生儿肺炎的奥秘吧!
1、新生儿肺炎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1)呼吸快:正常新生儿的呼吸频率每分钟在40次左右,新生儿肺炎患儿每分钟的呼吸频率可增加到60次以上;
(2)青紫:肺炎患儿可能出现口周青紫的情况,重症患儿口唇、指(趾)甲床、头面部甚至是全身都可能会出现青紫,这是由于宝宝缺氧所导致;
(3)咳嗽:宝宝在出生后感染性肺炎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因此,患儿的呼吸道症状相对多一些,可表现为吃奶时呛咳,单声咳及短暂的咳嗽等;
(4)口吐白沫:口吐白沫是新生儿肺炎的主要表现特征之一,白沫主要来源于气管内分泌物;
(5)发热:大部分患儿并不发热,发热时体温也多为低热,持续时间多为2—3d,很少超过一周。重症患儿有时仅表现为体温不升;
(6)其他症状:吃奶欠佳、精神弱、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2、怎样判断宝宝是否患上肺炎?
(1)数呼吸: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控制规划(ARI)方案所定:小于两个月的婴儿,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大于或等于60次,可视为呼吸增快;如果数两个1分钟均大于或等于60次可确定此患儿呼吸增快,宝宝便有可能患上了肺炎,建议立刻就诊;
(2)观察胸凹陷:胸凹陷是指小于两个月的婴儿吸气时可见到胸壁下端明显向内凹陷。胸凹陷是由于患肺炎时,宝宝通常需要比平时更加用力地吸气,才能完成正常的呼吸过程。如果新生儿同时出现呼吸增快和明显的胸凹陷情况,便很有可能患上了重度肺炎,必须住院治疗。
3、如何护理新生儿肺炎?
(1)在护理肺炎患儿时应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情况。定期翻身拍背,帮助宝宝顺利排出痰液,避免痰液堵在宝宝喉咙处;
(2)室温最好维持在22~26℃,室内保持55%~65%的湿度。如果室内空气过于干燥,可能会影响宝宝排出痰液,加剧宝宝呼吸困难;
(3)宝宝得了肺炎时往往食欲不佳,不愿吃奶,应注意给宝宝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热量,可遵从医嘱给宝宝输葡萄糖液;
(4)宝宝因为发热、出汗、呼吸快,而失去了一定的水分,建议家长应多喂水,使宝宝的咽喉部湿润,稠痰变稀;
(5)注意喂奶,防止呛奶。在喂奶时应抱起或头高位喂奶,用小勺慢慢喂入。如果宝宝还没有完全康复,且伴有呼吸费力,建议在宝宝每吸吮4~5口时便拔出奶头,让宝宝休息片刻后再喂。喂奶后可以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帮助宝宝排出胃内气体,如果有溢奶现象,应及时抱起宝宝并轻拍后背;
(6)注意宝宝鼻腔内有无干痂,当发现干痂时可用棉签蘸水后轻轻取出,帮助宝宝解决因鼻腔阻塞,确保呼吸道通畅;
(7)如宝宝出现呼吸困难、身体青紫、发热不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小结:当您的宝宝患上新生儿肺炎时,不要着急,建议您立即就医采取治疗,并采取正确的护理方式,帮助宝宝早日摆脱肺炎的困扰,还宝宝一副健康的身体!那么,如何护理新生儿肺炎,您了解多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