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口腔健康需要少吃糖,这是正确的。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食用越多的糖,患蛀牙的几率越高。然而,蛀牙并不完全是吃糖导致的,还与其他因素有关,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下哪些因素会导致蛀牙。
1、什么是蛀牙?
蛀牙又称为虫牙,口腔医学称为龋齿。导致龋齿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特异性的致病菌、链球菌,或食物发酵产生的酸导致的釉质缺损、钙离子流失,这又叫浅龋;若继续加重,到了牙本质,叫作中龋;再继续发展到了牙髓腔,出现牙髓的炎症,叫作深龋。到达牙髓腔后,病人会有明显的疼痛。当牙髓腔内发炎的时候,一些毛细血管会渗出较多,牙髓腔内本身是个密闭的空间,渗出多会增加其压力,疼痛就会变得更明显。比较典型的特点是夜晚疼痛比较严重。如果出现了龋齿,根据严重程度,治疗方法不一,比较表浅的去除掉腐质之后,进行牙体的修复即可。深入到牙髓腔后,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根管治疗,也就是杀神经,坏得越深,治疗就会越复杂。
2、吃糖是导致蛀牙的原因之一
一般情况下经常吃糖的话,是有可能会引起蛀牙的,因为糖比较黏容易粘在牙齿上,刷牙的时候又比较难去掉。而这些黏腻的物质粘在牙齿上,慢慢的就会滋生一些细菌腐蚀牙齿,导致牙齿龋坏,所以吃甜食很容易引起蛀牙。龋齿产生主要是因为牙齿上面的细菌通过对口腔内部糖分残渣进行摄取,从而为自己提供养分,不断进行滋生。细菌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或者蔗糖,产生酸性物质,破坏牙齿表面上的牙釉质,形成龋洞。糖分是导致牙齿龋坏的重要因素,所以吃糖会导致龋齿。但是不是所有吃了糖的人都会产生龋齿,对于吃糖以后认真清洁牙齿的,由于细菌找不到充足的养分,所以不能大量滋生,就不会产生龋齿。如果吃糖过多,没有注意口腔卫生,导致龋齿产生,应该及时去医院对龋齿进行处理,可以通过对龋洞进行填充或者直接将龋齿拔掉,防止龋齿的细菌进一步滋生,破坏健康牙齿。不光是吃甜食,经常喝碳酸饮料也容易导致牙齿龋坏。建议平时注意一些。牙齿有蛀牙的问题也要尽早去医院进行修复治疗,避免症状加重引起牙髓炎。
3、预防蛀牙,光不吃糖还不够
防止蛀牙不仅要减少糖食的摄入,还需要保持口腔卫生环境,有效控制细菌,及时清洁口腔附着的残留。可以通过经常刷牙、定期使用氟化物与窝沟封闭等方式防止蛀牙。
3.1经常刷牙
最简单、最基本的预防方法是经常刷牙。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不少于三分钟,牙缝大的患者可以用间隙刷,建议饭后患者要用牙线清洁邻面间隙,以免造成食物残留,滋生细菌,诱发蛀牙。
3.2定期涂氟化物:
防止蛀牙应该患者还可以定期涂氟化物。氟是正常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预防蛀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3窝沟封闭:
患者可以进行窝沟封闭处理,新萌出的牙齿窝沟又深又窄,细菌很容易堆积,封闭后可以有效地防止此类情况发生。另外,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减少糖摄入量与吃糖频率,每次吃糖后注意口腔清洁,必要时使用木糖醇等糖的替代品,可减少蛀牙发生。
结论:总之,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口腔健康,预防蛀牙。不仅要减少吃糖的数量与次数,还要注意口腔的清洁,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要刷3分钟,还要定期使用氟化物,并进行窝沟封闭等,有效的预防蛀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