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哪些原因引起了脑水肿的发生 脑水肿的症状有哪些

时间 :2023-12-28 作者 :​ 彭皓 来源: 河北省阜城县人民医院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脑水肿是指脑组织内液体含量过多贮积引起脑体积增大的一种病理状态。缺氧、创伤、梗死、炎症、肿瘤和中毒等病理过程中均可伴发脑水肿。脑组织易发生水肿,与其解剖生理特点有关,如血-脑屏障会限制血浆蛋白通过脑毛细血管的渗透性运动。常见的脑水肿类型为血管源性脑水肿和细胞毒性脑水肿,但在许多疾病过程中,多种类型的脑水肿常合并存在。

07c0f2885117e1e2_html_e64a31284942ba06

  1. 脑水肿发生的原因

1)颅脑损伤:各类颅脑损伤,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脑挫裂伤都能引起脑水肿,并发颅内血肿,使局部脑组织受压也可引起脑水肿。颅骨凹陷骨折,对脑组织产生压迫,或者骨折片刺入脑组织直接致伤,在受累部位出现脑水肿,爆震伤气浪冲击胸部,或胸部直接直接受到挤压,使上腔静脉压力急剧升高,压力向颅内传布冲击脑组织,造成脑组织内毛细血管广泛弥漫性点状出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常可发生弥漫性脑水肿,脑的弥漫性轴索损伤,可继发严重弥漫性脑水肿。

2)颅内占位性病变:肿瘤使周围脑组织受压或阻塞脑静脉回流,静脉压升高、颅内淤血,脑脊液循环机吸收障碍,以及肿瘤生物毒性作用等,使肿瘤周围的脑组织受影响,血脑屏障损害或破坏,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产生局限性脑水肿。脑的原发性恶性肿瘤所并发的脑水肿尤其显著,肺癌,绒癌等的脑转移,无论是单发还是多发的,在病灶的周围都有严重的脑水肿。

3)颅内炎症:脑炎、脑膜炎、脑室炎、脑脓肿及败血症所致颅内弥漫性炎症,往往继发不同程度的脑水肿,此与致病微生物的毒性及累及的范围有关。

4)脑血管病变:颈内动脉或脑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塞,脑脂肪栓塞,使动脉血流减少或中断,使该动脉供血区发生急性脑供血不足与脑梗死,同时继发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脑水肿,脑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内出血同时发生脑血管痉挛,均继发脑水肿。

5)脑缺氧癫痫持续状态,胸部创伤、不同原因所致的呼吸困难或窒息、心脏骤停,长时间低血压、休克、高原性缺氧、一氧化碳中毒及其他肺源性脑病,使脑处于缺氧状态伴随脑水肿;外源性或内源性中毒:铅中毒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全身性中毒,常并发弥漫性脑水肿。

7)脑代谢障碍:各种原因,全身性的或局限性的脑代谢障碍,引起脑水肿。

2.脑水肿的临床症状

1)脑损害症状:局限性脑水肿多发生在局部脑挫裂伤灶或脑瘤等占位病变及血管病的周围。常见的症状为癫痫与瘫痪症状加重,或因水质范围扩大,波及语言运动中枢引起运动性失语。脑损伤后,如症状逐渐恶化,应多考虑脑水肿所致。弥漫性脑水肿,可因局限性脑水肿未能控制,继续扩展为全脑性,或一开始即为弥漫性脑水肿,例如弥漫性轴索损伤。

2)颅内压增高症状:表现为头痛、呕吐加重,躁动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早期出现生命体征变化,脉搏与呼吸减慢,血压升高的代偿症状,如脑水肿与颅内压高继续恶化则可导致发生脑疝。

3)其他症状:脑水肿影响额叶、颞叶、丘脑前部可以引起精神障碍,严重者神志不清、昏迷。颅内压增高也可引起精神症状。有时体温中度增高,脑水肿累及丘脑下部,可引起丘脑下部损害症状。

颅脑疾病患者应及早监测颅内压,进行脑水肿的预防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脑水肿,及早进行有效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治疗和控制血压,防止脑出血而导致的脑水肿;颅内感染者,积极控制感染;肿瘤患者积极治疗,防止癌症扩散等。

山东广播电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