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重症患者是指病情严重,需要密切监护和专业医疗护理的患者。这些患者通常处于病危状态,需要专业的医生和护士进行密切的监测和治疗。重症患者的病情通常非常复杂,可能会威胁生命,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为了更好地治疗和护理重症患者,医院通常会将他们转入重症监护室(ICU),这是一个配备先进监测设备和治疗设施的特殊病房。重症患者的治疗需要综合性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的共同配合。虽然重症患者的病情非常危险,但随着医学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大部分重症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并康复。然而,重症患者的康复过程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且病情改善后仍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产生。
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
坠积性肺炎:长时间卧床使得呼吸道分泌物难于咳出,淤积于中小气管,成为细菌的良好培养基,极易诱发肺部感染,即坠积性肺炎。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和咳痰为主,尤以咳痰不利,痰液粘稠而致呛咳发生为其主要特点。
关节僵硬和肌肉质量减少:关节僵硬是指关节周围组织异常增生、挛缩,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常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肌肉质量减少则是指肌肉萎缩、力量下降,常表现为肌肉无力、活动不灵活等症状。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长期卧床、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萎缩、力量下降,同时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出现关节僵硬、变形等症状。
骨骼肌肌肉萎缩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骨骼肌肌肉萎缩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骼肌体积缩小和力量下降。这可能是由于神经损伤、营养不良、长期卧床、废用等原因引起的。对于重症患者,由于长期卧床,缺乏运动,可能会导致肌肉萎缩。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中凝固形成血栓。
肾功能衰竭:部分重症患者可能会出现肾功能衰竭的症状,如少尿、无尿等。
肝功能衰竭:部分重症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功能衰竭的症状,如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等。
意识障碍:部分重症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如昏迷、嗜睡等,这可能会影响病情的稳定和身体恢复。
其他并发症:重症患者还可能出现代谢功能紊乱、胃肠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重症患者常见并发症如何预防
重症患者预防并发症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合适体位,让患者保持半卧位或侧卧位,这样可以减少舌根向后坠的情况,有利于呼吸道的通畅。对于呼吸道分泌物较多的患者,需要及时吸痰,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吸痰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等。
定期翻身拍背: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有助于排出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方法如下:1.翻身拍背的时机一般建议在患者餐前30分钟和餐后2小时进行翻身拍背。2.翻身方法:先将患者双手置于胸腹部,依次将患者头颈肩部、胸腰部、臀部、双下肢移向病床一侧,使双下肢屈曲。后一手扶肩部,另一手扶臀部向一侧翻身,后一只手呈空杯状,在胸背部自外下方向内上方快速、用力扣击,频率每分钟100次,每次持续5至10分钟。3.翻身方法:先将患者双手置于胸腹部,依次将患者头颈肩部、胸腰部、臀部、双下肢移向病床一侧,使双下肢屈曲。后一手扶肩部,另一手扶臀部向一侧翻身,后一只手呈空杯状,在胸背部自外下方向内上方快速、用力扣击,频率每分钟100次,每次持续5至10分钟。
注意事项:在拍背的时候,一定要避开病人的脊柱、乳房、心前区等部位。同时要注意保持动作轻稳,使病人头和颈在一直线上。
防止褥疮:保持床铺和病人衣服干燥、清洁,定期为患者用温水清洁身体,翻身、按摩等,均有助于预防褥疮的发生。
预防深静脉血栓:可以通过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避免血液淤积,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定期进行下肢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可以穿戴医用弹力袜,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保持营养均衡:为患者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比如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食物的多样化,适量摄入蛋白质、控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定期检查:定期为患者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