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影响我国女性健康的第一大生殖恶性肿瘤,宫颈癌的危害巨大,而且近些年宫颈癌的患病率呈现增长趋势,患病人群也呈现年轻化态势,所以重视宫颈癌的防治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重点关注的内容。据观察发现,就诊时很多宫颈癌患者多处于晚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大家不了解宫颈癌相关知识和不知道如何预防有关,遂本文就围绕宫颈癌的防治知识进行论述,与大家聊聊防治宫颈癌的那些事。
1.诱发宫颈癌的因素有哪些?
宫颈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大量临床数据表明,宫颈癌的发病与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有密切联系。以下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发因素:
1.1婚育原因
绝大多数宫颈癌患者为已婚妇女,早婚、早育、性生活紊乱的女性人群是重点发病群体。研究发现,性生活开始早、多次怀孕、分娩次数多的女性更容易患宫颈癌。
1.2性行为因素
宫颈癌的发生与性生活关系密切,性行为紊乱、性伴侣较多的女性容易得宫颈癌。此外,配偶有包皮垢的女性也可能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1.3病毒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HPV)、人类巨细胞病毒(CMV)、人类单纯疱疹病毒(HSV)等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尤其HPV感染被认为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
1.4慢性子宫颈疾病
宫颈糜烂、宫颈炎症等慢性疾病可能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1.5不良卫生习惯
不注意个人卫生,不洁性行为,长期使用劣质卫生巾等习惯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1.6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宫颈癌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家族中有宫颈癌患者的人群,患宫颈癌的风险相对较高。
1.7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低下的个体,如艾滋病患者更容易感染病毒,从而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2、做好宫颈癌的防治,需要关注以下内容
宫颈癌的防治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预防、早期发现、确诊和治疗。下面详细介绍这些方面:
2.1预防方面
(1)HPV疫苗接种:宫颈癌最主要的病因是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其中HPV16和HPV18型与宫颈癌的发生关联最大。疫苗接种可以预防主要的HPV感染,现在推荐女性在青春期(如11-12岁)接种HPV疫苗,但也可根据当地的卫生政策实施不同的接种计划,接种HPV疫苗能够预防HPV感染,也是预防宫颈癌中重点关注的方法。
(2)安全性行为:不安全的性行为是诱发宫颈癌的重要因素之一,为避免宫颈癌需要注意使用避孕套,以降低感染HPV的风险,避免与多个伴侣发生性行为也能减少感染风险。生活中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阴部和勤换贴身衣物。
(3)戒烟:吸烟者患宫颈癌风险增加,戒烟可降低患病风险。
(4)定期筛查:宫颈癌的发生是渐进的过程,因此需要做好定期筛查工作,发现异常现象尽早干预治疗。
2.2早期发现
(1)定期筛查:通过定期进行宫颈涂片或HPVDNA测试筛查宫颈癌,有助于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如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通过治疗这些早期病变可以预防宫颈癌。
(2)跟踪异常结果:如果筛查结果出现异常需要进一步的诊断措施,如宫颈活检、阴道镜下活检等。
2.3确诊
(1)组织病理学诊断:通过宫颈活检获得组织样本,并在显微镜下分析以确诊是否存在癌变。
(2)显像检查:利用超声、CT、MRI等显像技术评估病变的范围,有助于确定分期和制定治疗计划。
2.4治疗
(1)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常常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如锥切术、子宫颈切除术或者根据癌症的分期和病人的意愿选择子宫全切术。
(2)放疗:对于晚期宫颈癌,放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可以是外照射或者近距离放疗。
(3)化疗:可用作放疗的辅助治疗,也可用于晚期宫颈癌的姑息治疗。
(4)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针对某些特定生物标志物的新型药物正在开发当中,如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对某些晚期或复发性宫颈癌患者有效。
综上所述,宫颈癌的防治需要从预防诱发因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等方面进行,可以显著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且能够保障预后效果。其中需要大家重视预防,避免上述诱发因素,接种HPV疫苗以降低宫颈癌的患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