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大部分的宝宝出生都是在孕37周之后,但也有小部分的宝宝,在还不到37周的时候就提前出来报道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早产儿。早产指的就是在怀孕的过程中,在一些特殊因素下,出现了宫缩、下腹痛、出血等先兆早产的症状,造成了胎儿提前分娩。早产对于胎儿来说,危害是很大的。所以早期的预防很重要,那么什么情况会出现早产呢?一起来看看吧!
4类孕妇最容易早产,孕妇出现早产的原因有很多,下面简单的介绍四类比较容易出现早产的情况。
1.有过早产历史的孕妇
如果孕妇曾经有过早产的历史,那么下一次怀孕的时候发生早产的机会会比普通的孕妇高。
2.有不良嗜好的孕妇
大多数孕妇都知道,在孕前抽烟喝酒对于宝宝的伤害是很大的。酒精是会通过胎盘进入胚胎,导致胎儿的发育变得迟缓,严重还可能会出现胎儿酒精综合征。有抽烟酗酒这些不良嗜好的孕妇相对比较容易发生早产。
3.有合并症或者并发症的孕妇
如果在怀孕前有肾病、糖尿病、贫血等疾病或者怀孕后血糖高、高血压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和妥当的治疗,容易病情加重,可能会危害到孕妇和胎儿的安全,造成不好的妊娠结局。所以孕期发现有合并症或者并发症,一定要积极治疗。
4.生殖系统或泌尿系统感染的孕妇
生殖系统感染造是导致孕妇早产原因之一,这是因为出现感染后,会导致细菌进入子宫,引发胎盘绒毛膜发炎,从而刺激子宫,引起宫缩,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的话很容易就会导致孕妇早产。因此,如果发现有感染,应该在产科医生的指导下,对症治疗。
此外,心理负担可能导致早产
平日的临床中,孕妇稍有不适就会担心对孩子是否有影响。更有甚者,还经常担心自己生产时会生个畸形儿、痴呆儿什么的,终日生活在恐惧之中。医生明确指出,如今,大部分家庭都为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也越来越高,随之出现的是孕妇的心理问题。孕妇的心理卫生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着胎儿、婴儿的健康。
预防早产的措施:
一、早诊断、及时治疗:是早产的预防关键,当出现以下3种情况之一时必须去医院检查。
1、下腹部变硬:在妊娠晚期,随着子宫的胀大,可出现不规则的子宫收缩,几乎不伴有疼痛,其特点是常在夜间频繁出现,翌日早晨即消失,称为生理性宫缩,不会引起早产。如果下腹部反复变软变硬且肌肉也有变硬、发胀的感觉,至少每10min有1次宫缩,持续30s以上,伴宫颈管缩短,即为先兆早产,尽早到医院检查;
2、阴道出血:少量出血是临产的先兆之一,但有时宫颈炎症、前置胎盘及胎盘早剥时均会出现阴道出血,这时出血量较多,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3、胎膜早破:温水样的液体流出,就是早期破水,但一般情况下是破水后阵痛马上开始,此时可把臀部垫高,最好平卧,马上送医院。
二、孕妇注意事项:在妊娠28周后,孕妇不应做不利于胎儿的事情,避免早产的发生。
1、孕期应加强营养,避免精神创伤,不吸烟,不饮酒,避免被动吸烟;
2、妊娠后期绝对禁止性生活,因为精液中的前列腺素经阴道吸收后会促进子宫收缩;
3、一旦出现早产迹象应马上卧床休息,并且取左侧位以增加子宫胎盘供血量,有条件应住院保胎;
4、积极治疗急、慢性疾病。
专家提醒,孕妇应做好孕期保健,定期孕检及专家咨询,必要时应找心理专家予以指导。另外,家庭、社会也应给予孕妇特殊关怀,尤其是丈夫家人的体贴、关心,能帮助孕妇的不健康的心理症状减轻或消除。孕妇本身也应做好自我调节,注意营养,充分休息,平时多散散步、听听音乐、想一些美好的事情,做一个快乐的“准妈妈”,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好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