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播电视报
hei_logo1
描述
描述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时间 :2023-12-24 作者 :​ 任艳超 来源:唐山市人民医院 临床心理科 浏览 : 分类 :健康科普

据统计,我国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在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孩子遭受着焦虑、抑郁、自卑等困扰。因此,关注儿童心理健康,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始,将来可使孩子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那么,希望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1.生理因素:儿童受到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可能导致身心发展异常,如精神分裂症、多动症等往往与遗传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此外,母亲孕期的营养、情绪、服药等情况对胎儿的脑发育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2.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幼儿及童年在家庭中所受的影响是一生都难以消除的。家庭环境、父母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等都是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校教学氛围、教育方式、师生关系、同辈群体关系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1.一定要留意孩子的生理、情绪和行为异常。

例如,孩子的饮食、睡眠情况,有没有吃不下饭,入睡困难早醒,注意力、记忆力减退,之前的兴趣爱好,现在都提不起劲,情绪低落时间超过一周,自我封闭,不愿意与人交往等。以往或近期有负性事件发生,如失恋,考试失利,与他人有激烈的语言或肢体冲突,重要亲人离世,喜欢的宠物生病,等等这些小的事情,若没有处理好孩子的情绪或感受,都会在孩子成长中留下痕迹。如果孩子的行为明显不符合常态,家长要引起重视,必要时向专业心理医生求助。

2.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科学养育。

例如,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8阶段理论,从出生到死亡,每个阶段都需要解决对应的冲突,如果冲突顺利解决,孩子就会顺利成长,如果不能顺利解决,就会产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妨碍后期人格的发展。家长如果了解了孩子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就会明白孩子各种行为背后的意义,也可以为孩子提供适宜的帮助和支持,从而降低养育过程的焦虑。

3.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经营好夫妻关系,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形成愉快的心情和开朗的性格。临床工作中,很多青少年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究其根源在于紊乱的家庭关系,失调的家庭功能,孩子的心理问题只是问题家庭的缩影。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石。

4.尊重孩子,树立榜样。

用恰当的方式表扬和批评孩子,多鼓励和肯定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悦纳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拥有稳定的情绪,这样才能更好的影响到孩子。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关注儿童心理健康,让每一位孩子快乐成长,守护美好未来!

山东广播电视报